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1 / 2)

到底是迎奉皇帝獲得首輔的大義名分、但是卻要冒著自己的執政根基被動搖的危險,還是抗拒皇帝鞏固自己的根基,卻有可能會因此失去最重要的首輔之位。

這真的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對於沈一貫而言,這真的是太難了,難倒了他。

此時此刻,沈一貫看向了趙誌皋,看著那尊正在閉目裝睡的大佛,不知怎的,他忽然羨慕起了這尊他曾經無限鄙視的大佛。

這尊大佛固然沒有權利,固然好欺負,但是這尊大佛也不會被卷入這可怕的漩渦之中,在這樣的內閣之中,居然可以保證自己的全身而退,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和大手段呢?

這個老人雖然沒有權力,但是他安全啊!

而自己呢?

沈一貫有些感歎自己的選擇和自己將要麵對的未來,同時,他很清楚,這是一條不歸路,對於已經被卷入漩渦當中的自己而言,如果不死死的把住唯一的一艘航船的方向舵成為掌舵者,那麼就有可能被其他人一腳踹下漩渦,下場是淒慘的。

這是一條沒有退路的道路。

搖了搖頭,沈一貫把一些不該有的情緒給拋出去,冷靜的開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得失。

如果迎奉皇帝,那麼很顯然,會得到皇帝的歡心,皇帝的目的達到了,自然會把首輔的位置交給自己,自己就有了大義名分,可以辦很多事情,這是必然的。

但是同時,迎奉君上而不據理力爭的事情一旦傳出去,對自己的名聲的打擊可是相當嚴重的。

大明的文人們已經把對抗皇帝的意誌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當作了金科玉律,當作了政治正確,在皇權式微的時代裏,自己的這種做法無異於找罵。

徐作等人執掌的都察院早就因為在嚴查晉黨的風暴中被波及到而對自己十分憤恨,正在找借口對自己出手,一旦自己迎奉了皇帝的命令,都察院的嘴炮們一定會欣喜若狂,因為他們找到了對自己出手的借口。

一旦被這幫嘴炮揪住了小辮子,他們能把自己從活著罵到死,從大明罵到後世無數年,後人一定也會知道自己這個迎奉君上阿諛奉承的。

這就是道德攻擊的威力,也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誌士死去的真正的原因,他們不是死於罪名,而是死於道德,死於無數被蒙蔽也不自知的愚昧之人的道德攻勢。

沈一貫不是什麼仁人誌士,但是他也要名聲,他需要名聲作為自己執政的根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果失去了名聲,成為首輔之後,要走的路無疑就艱難了許多。

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連首輔都做不了,要名聲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還是要走上張位的老路,因為要名聲想做首輔而開罪了皇帝,又因為想做首輔要討好皇帝,最後兩麵不討好,死得很難看。

張位就是自己的前車之鑒,自己是不能忘記他的。

如果沒了好名聲,做了首輔之後就可能會麵對各種各樣的詰難,執政根基不穩。

如果成為不了首輔,一切都是妄談。

這兩個念頭在沈一貫的腦海中不斷的徘徊著。

忽然,沈一貫想到了一個問題。

蕭如薰的問題不還沒有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