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1 / 2)

讓蕭如薰成為總督京營戎政對於朱翊鈞而言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一來,蕭如薰是朱翊鈞的絕對心腹,絕對可以信任,如果掌握了對於大明朝而言絕對重要的京師兵權,就足以發揮出影響朝局的力量,進而成為自己在朝中發話的力量來源。

張維賢和徐文壁這些早就被養成豬玀的勳貴後代根本不足與謀大事,朱翊鈞對待他們優容,當然有著想要借助他們的力量維護自己的權力的想法,可是很快朱翊鈞就悲哀的發現,整個北京城的勳貴們都被圈養成了合格的豬玀,真真是半點作用也無。

少數幾個還能站出來說話的全都是文官的附庸,滿腦子想的都是掙錢花錢,完全沒有家國天下,和他們商議大事就等於是在自殺。

朱翊鈞這才明白正德皇帝和他的嘉靖爺爺到底是在怎樣的環境之中苦苦掙紮維護權力,意識到兵權對於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的帝王的重要性,可是無論他怎麼掙紮,他都無法越過兵部直接掌握一支人馬,就連宮廷禁衛都無法直接掌握。

曾經還能震懾文官的錦衣衛和東廠卻在嘉靖時代步入了低穀期,成化時期和正德時期一度可以抗衡文官的東廠西廠內行廠也隻剩下東廠還能存在,作為皇帝最後的心理安全屏障。

可事到如今,錦衣衛和東廠都在不同程度上和文官有了勾結,朱翊鈞心中最後的安全壁壘也崩塌了,強烈的危機感促使著他向外尋求幫助,就在此時,一個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對他吐露實情的將軍出現了。

這根救命稻草的出現讓朱翊鈞看到了一線曙光,在周密的思考和部署之下,朱翊鈞決定緩緩展開自己的奪權計劃,可是實現這個計劃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軍隊,隻有軍隊才能支撐自己的野心。

朱翊鈞深深明白軍隊的重要性,可是在現如今這個隻有太監才能勉強信任的時期,他沒有可以直接調動的軍事力量。

蕭如薰帶回來的可以正大光明參與到獻俘儀式當中的人不會超過一萬,而他讓張誠多方麵籌集訓練的死士也不過三千,訓練時間也不夠,根本不能算作強大的戰鬥力,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蕭如薰的軍隊。

這相對於京師周邊的那數十萬軍隊而言實在是太少了,如果不能一擊斃命的話,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朱翊鈞還沒有拿皇位去做一場豪賭的勇氣。

而這個時候,沈一貫的讓他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中央集權國家的京師是絕對的國家心髒,誰掌握了國家心髒,誰就能掌握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的政權。

特別是在這個訊息傳播極其緩慢且缺乏手段的時代,等外地軍隊知道京師政變的消息的時候,政變已經結束,大局已定,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所以,在政變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就近的軍隊,擁有京師衛戍權的京營,還有宮廷內的皇家禁衛,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家禁衛的作用比京營還要大,區區幾千人就足以決定國家最高權力的歸屬。

現在的京營毫無疑問是掌握在文官集團和他們的附庸勳貴手裏,也就是張維賢的手裏,張維賢等大明頂級勳貴在京營當中經營了百餘年,根深蒂固,早已將京營變為了自家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