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的火力在立國前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方麵,在蕭如薰的命令之下,原明軍的軍工部門將所有華而不實的火器和落後於時代的火器全部淘汰掉,不複製造和使用。
比如什麼神機箭啊什麼碗口銃啊什麼五雷神機啊,統統停止研究和製造,將所有的精力用在製造火銃、火炮和手雷之上。
火銃和火炮都是傳統研究項目了,手雷也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
宋金戰爭宋蒙戰爭之中大放異彩的霹靂火球、蔟藜火球、毒藥火球、煙球和震天雷等手擲火藥武器在當時的製作水平就很高。
尤其是震天雷,在金對蒙戰爭和宋蒙戰爭之中起到過非常大的作用。
當時橫行天下無敵手的蒙古騎兵就在這種武器手上吃過不止一次慘敗,後來還是利用俘虜的各族工匠製造了同樣甚至更先進的火器,才在軍事方麵徹底碾壓了金和宋,讓他們再無還手之力。
這種老祖宗的智慧在古籍當中還能找到,但是明軍火器製作部門過於豐富的想象力反而限製了火器的發展。
在二百多年裏,他們越來越往奇怪的地方發展,各種奇形怪狀的火器都能發明出來,但是真正有實用價值的卻不多。
以至於幾個世紀前的老火器居然還在軍中服役沒有淘汰掉,什麼碗口銃什麼三眼銃,這種朱元璋朱棣時代的火器到明朝滅亡還有人用,居然不曾改換。
蕭如薰定鼎天下之後第一批政令就有廢除這些華而不實的火器的政令,下令明軍軍工部門全麵停產這些奇葩火器,改回到正常的發展道路上來。
在徐光啟的帶領下,能夠打很遠的光啟鉛彈和光啟式燧發槍也被製造出來。
雖然目前無法大規模批量生產,但是用作軍中神槍手用以狙擊敵方軍官之用還是很有意義的,何和禮和扈爾漢就都是死在光啟式燧發槍之下。
而火炮方麵更是重中之重。
充分意識到火槍力量的局限性之後,徐光啟便上奏蕭如薰要求大量生產重量較輕易於隨軍攜帶的車炮,在製造技術上進行改良,如今生產出來的火炮已經不會出現之前容易過熱而炸膛的現象了。
紅夷大炮方麵也進行了一定規模的製作,不過由於紅夷大炮不能使用開花彈,威力方麵受到限製,雖然射程更遠,但是製造數量就被抑製了,徐光啟組織一批開花彈工匠對開花彈進行專門的研究創新,以期加大開花彈的質量和威力。
所以眼下,秦軍當中的主戰火炮還是三百斤到五百斤左右的弗朗機車炮,至於紅夷大炮也有裝備,但是此戰之中沒有帶上。
麻衝一聲令下,炮隊立刻整理隊形,將車炮推到射程範圍之內,裝填彈藥,等著命令下達就要開炮。
“開炮!!!”
軍令下達,炮手點火,發炮。
轟轟轟轟轟————!!
二十門弗朗機車炮一齊發射,將建州軍的假營寨轟的一塌糊塗,一些建州女真兵很倒黴的被炸死,山上的樹木也倒了一大片。
“開炮!!!!”
軍令第二次下達,另外二十門準備好的火炮迅速上前,點火發射。
又是一輪炮擊,山上的樹木七零八落的被炸倒炸碎,不少倒黴的建州兵或死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