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場北伐,參謀總部在劉黃裳的統禦下已經進行了三四年的磋商和詳細的戰略策劃。
通過黑水密探們不斷搜集回來的情報繪製詳細的地圖,將整個北方草原大地的脈絡理清楚,地理,水文,山脈,該進軍到何處,何處有北虜駐地,何處不能駐紮等等,在這幾年裏麵他們都弄清楚了。
然後該如何配置兵力,該如何分配糧草和運送,如何保障軍隊的物資足夠,如何推進,如何不讓整個戰局失控,軍隊推進的速度該如何把握,各軍之間如何互相聯絡不失去聯係等等,都有詳細的對策。
為此,參謀總部已經下令給各參戰部隊進行了很多次的演習,並且下發新的一套指令和聯絡方式讓各軍學習了解,然後詳細分配任務,將各軍各階段的任務都給分配下去了。
至於能否順利實現,是否可以完成目標的要求,那就不是人力所能預測的,不過就目前所能把握到的具體情報來看,秦軍出塞的第一階段攻擊任務並不難。
第一階段就是將傳統的最靠近大秦的一幫北虜給收拾掉,那些家夥們都是老對手了,按照隆武四年和隆武五年的戰鬥來判斷,並不難對付。
第二階段開始就會遇到困難,第二階段屬於深入搜索階段,將深入明軍自宣德以來就沒有深入過的草原腹地,靠近長城的一線附近的地理情況,原先的明軍都有詳細的資料留下來,而更往北就需要靠黑水密探的資料。
到時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無人區,甚至可能遇到大半個月行軍都遇不到北虜的情況,那個時候要注意到方向問題。
雖然每支軍隊都會配備熟悉方向的黑水密探,不過為了確保安全,蕭如薰將指南針配備到了班一級別的戰鬥小組裏,整個軍隊配備了數萬個指南針。
在軍隊作戰會議當中,蕭如薰明確要求讓軍隊基層軍官都要掌握指南針的使用方法,學會辨別方向,以免發生意外事件的時候無法找到軍隊,或者回到大秦。
種種準備完成之後,隆武六年的四月份,蕭如薰正式簽署批準了參謀總部的作戰方案,然後將之下發到參與作戰的西北兵團關中兵團和遼東兵團三個兵團主帥的手裏,讓他們先行了解。
京畿兵團和禁衛軍的參戰則由蕭如薰親自安排,他本次作戰將禦駕親征,京畿兵團和禁衛軍屬於他的直接掌控範圍,所以直接調動,親自召開作戰會議,給這支軍隊下達指令。
等到了隆武六年五月份的時候,各軍高級將領已經全部知道了戰略計劃。
由於此次作戰沒有傳統意義上嚴陣以待的敵人,完全是主動出擊,目標是大規模殲滅,所以本次作戰蕭如薰就不講究軍法了。
“還是一樣的要求,對敵人做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如果有搶功勞爭奪首級而傷害到自己戰友的行為,朕絕對不會放過,這是最可惡的行徑。”
出戰之前,蕭如薰再次重申了自己對出國作戰的要求。
除此之外,就沒什麼要求了,大秦軍人沒有對外人保持仁義態度的義務,尤其還是一群北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