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鬆看來,交友網站隻是提供一個網絡交流平台,並不能提供增值服務。而對於相親的用戶來說,婚戀網站則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信息搜集交互、提供婚戀參考意見和相關技巧、對一些有局限性的問題進行處理的工作,在明確自己定位的基礎上,通過對用戶細分,讓用戶選擇合適的服務。
在對用戶需求的滿足上,曾加盟深圳浩天科技公司(嫁我網)任職副總裁的丁誌峰認為,婚戀服務有其特殊性,用戶大都是一次性消費,用戶在網站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服務越好,他們的生命周期就越短。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挖掘用戶的最大價值,是婚戀網站必須考慮的問題。
除了要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提高用戶的付費轉化率,婚戀網站同時麵臨著用戶分流,市場為SNS、微博等蠶食的難題。一些新興的社區已經開始在婚戀交友市場發力,比如人人網就增加了“單身”的搜索功能,可以顯示單身用戶的信息,而且是免費的。而現今大熱的微博,如果加上了類似的功能,那麼對於婚戀網站來說,無異於一場噩夢。不過,婚戀網站普遍認為自己走的是專業化路線,相對於新興社區能夠形成自己的優勢,再加上線下服務或落地活動,就能夠增強自己網站的黏性。
業內人士認為,婚戀網站的付費服務盡管名目繁多,但是很多服務並沒有根據用戶的需求來設定,量體裁衣。一些服務的設定對於用戶沒有多少吸引力。而為了獲得用戶和流量,婚戀網站不得不大量投放廣告。據悉,2007年、2008年,世紀佳緣的廣告投入為1500萬元左右,2009年上升到1700萬元,2010年的廣告預算狂飆到4000萬元。而珍愛網2010年的電視以及戶外廣告投放為5000萬元左右。李鬆感歎說:”市場卻是一個慢熱的過程,這就形成了一個漫長的盈利期。“
這是婚戀網站發展的隱憂,雖然一些婚戀網站已經盈利,而且贏利模式不再是困擾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了,但是行業不規範、贏利渠道狹窄、不可控因素多,仍困擾著行業發展。在許多人看來,婚戀網站的”第二春“有可能是水漲船高,而不是整個行業的競爭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
不過,這些都不妨礙婚戀網站實現IPO零的突破。世紀佳緣網、珍愛網、百合網都看到了上市的曙光。一些媒體報道說,世紀佳緣網有可能今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珍愛網在做上市的準備,而百合網一筆2000萬元的融資也將敲定。
或許,新一輪的資本盛宴又將開始了。
俄羅斯最著名的“婚姻獵頭”彼得·利斯特曼經常被人罵“拉皮條”的,因為他常常為俄羅斯的鑽石王老五與美女牽線搭橋。起初他利用在滑雪場的工作之便認識了不少美女,當一些富豪願意出錢“買”與美女認識的機會時,他發現這是一條生財之道。憑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和積累的人脈關係,他的”紅娘“生意越做越大。為了網羅更多的美女資源,他在俄羅斯MUS-TV電視台主持了一個美女選秀欄目,他還寫了《如何打動寡頭》、《如何打動利斯特曼》兩本書。為了吸引富豪,他不定期在巴黎等時尚都會舉辦聚會活動。在他看來,舉辦這種聚會的目的不單單是做業務,還能擴大知名度。
利斯特曼對於求偶的男士篩選標準非常嚴格,身家是重要的衡量指標。圈內有一句話在流傳:“如果你不認識利斯特曼,那麼證明你的身家沒有500萬美元。”他曾拒絕了好萊塢明星布魯斯·威利斯的請求,因為利斯特曼認為布魯斯·威利斯與那位他看中的女孩不合適。同樣,他對女孩的要求也很苛刻,通常會為她們製定一套培訓計劃,為她們提供化妝和著裝建議,選擇最適合的約會場合,他甚至將優秀的女孩送到名牌高校學習各種知識,觀察她們的坐立起行,讓她們變成優雅、時尚的俏女郎。”如果選擇了要我幫忙,就必須聽我的。“他是一個“強硬派”。
在中國,也不乏利斯特曼這樣的超級“紅娘”,與大多數婚戀中介不一樣,像利斯特曼專做金字塔塔尖生意的”紅娘“擁有相當的人脈資源和廣泛的社交能力。在國內,他們有一個特定的稱謂--婚姻獵頭。一般來說,他們隻服務身家在千萬元以上的客戶,盡管承接的客戶不多,但他們“一般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婚姻獵頭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委托方簽訂婚姻獵頭服務協議並支付80%的服務費,配對成功付剩下的20%.除了在會員數據庫尋找匹配的人選外,還會在高端人士的聚集地,比如大學、政府機構、各種高端派對,主動“獵取”。
雖然定位在高端婚戀市場,但它的商業模式沒有什麼新意,隻不過將會員門檻、會費提高了而已。正因為這種獨特的定位,反而更能激起公眾的好奇心,進而獲得更優質的資源。既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又讓公眾保持強烈的好奇心、適當的神秘感是很有必要的。
像正常人一樣白首偕老
【標簽】同性戀 軍人 蜜月 愛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