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猛精進的酷風科技(3 / 3)

要知道,從全世界範圍,還沒有一個企業家像林風一樣,多次創業,均大獲成功的。

這已經不是“天才”可以來形容的了……

“近乎於妖”。

當然,也有一些理智的分析人士,開始盤點林風的發家曆史,指出林風獨到的優勢在於大勢、戰略和眼光。

但若不是有王浩、安迪魯賓、李一男、張小龍等眾多技術天才;有李東、張誌幀、張勇、劉勝義、雷軍等管理高手;並且通過收購和投資等方式,獲得了馬化騰、劉熾平、俞永福、張誌東……等無數的行業精英人才,林風也很難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

無論如何,林風作為大老板,他在戰略布局、資本運作、人才培養等方麵的出色,依然是不容忽視的。

…………

林風當然很高興,酷風的成績也表明,他邀請雷軍的加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當然,有了這樣的成績,一向大方的林風作為老板,也要有所表示。

2010年2月,春節前夕。

林風飛抵深圳,準備出席酷風公司年會。

因為現在旗下公司規模太大了,風行集團、酷風科技、騰訊、風行音樂集團、風行影視集團、風行文學集團、支付寶、風行移動公司……,集團各事業部和下麵的控股公司,子公司的年會,都開始分開舉行了。

大部分年會林風已經不會親自出席了,除了集團總部年會,也就是挑一些當年有突出成績的部門年會參加。

而今年,因為酷風的業績最為出色,林風就選擇了出席酷風科技的年會。

林風一向以“壕”著稱,下車伊始,他就向酷風董事會提報了一項員工期權激勵計劃!

按照林風提出的建議,包括雷軍在內的酷風管理團隊,都將獲得本年度公司的高額股權期權激勵,從500萬股到100萬股不等,而包括全球各分公司(北美、歐洲、大中華區)在內的近萬名酷風員工,都將獲得不同額度的股權期權激勵。

要知道,雖然酷風還沒有上市,但是這些股權期權也是非常值錢的!

雖然這些股權期權暫時不能通過二級市場來交易,但可以享受相應的分紅。

而酷風如果上市,市值絕對不會比風行低,也是千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酷風的總股本並不多,目前僅僅不過5億股,按照酷風如今的營收和利潤數據,每股的價值超過200美元!

畢竟酷風團隊的業績非常好,林風作為大股東,拿出幾千萬股來激勵團隊,也是應該的。

包括穀歌和高通在內的董事們也一致通過了這一提案。

林風這次來,除了給團隊進行獎勵之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對酷風的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酷風科技與之前的風行集團不同,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一家國內公司結構,起步於北美,業務範圍也遍及全球市場。

所以一直以來,酷風內部都分為大中華區和歐美區兩個架構。

而隨著在全球市場和傳統手機廠商開始進行貼身競爭,更需要在當地有機構,能夠更快的反應和決策。

同時,酷風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內部業務也比較複雜。

有軟件部門:Android部門。

有硬件部門:Xphone的設計研發。

還有分處於矽穀、深圳等地的研究院。

還有市場營銷部門、運營商部門、運營部門、供應鏈管理和生產……

而且林風接下來還要推出Xpad,以及更多的智能電子產品,還需要增加新的部門。

以前層巒疊加的組織架構就需要重新調整了。

另外,還有一個讓他有點頭疼的問題需要解決。

王浩,這個從一開始創業,就陪伴在他身邊的,堅定的合夥人,似乎有了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