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將內鬥進行到底(4)(1 / 2)

這支部隊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接到司馬模的求援信號,光平太守丁邵、兗州刺史苟晞立刻帶兵前去,三路夾擊之下,公師藩大敗而去。

在潰逃的人群中,有一個相貌雄奇的羯人,他注定是西晉的終結者之一,但此時他隻是一個無名小卒,連名字也是不久前剛剛改好的,他叫石勒。

跑吧,小小公師藩,怎麼可能是你石勒的歸宿?

就在公師藩的警報還沒完全解除時,司馬顒遇到了更大的麻煩,這麻煩來自崤山以東,主謀者是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顒縱容張方劫持天子的行為,性質十分惡劣,而張方近來無事生非,又把留在洛陽的羊皇後給廢了。

永興二年(305)七月,司馬越甫一舉起討伐司馬顒和逆臣張方的義旗,立刻得到了山東各郡的響應。除了“義”,司馬越也沒忘記以“利”為誘餌,他假托中詔,改選任命各州郡刺史。

這年頭,腳下有塊地,手裏有支兵,是安身立命之本,因此,現任前任、失勢得勢的官員們紛紛跑到東海,以求分一杯羹。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的各地方割據勢力的分布情況:司馬顒據關中,王浚據幽州,劉弘鎮荊州,東平王司馬懋鎮徐州,範陽王司馬虓鎮豫州,劉喬為豫州刺史,並州境內匈奴劉淵已經起兵,益州李雄趕走羅尚自立。

一開始,雙方的陣營分野是這樣的:司馬越這邊,主要支持者有東平王司馬懋、範陽王司馬虓、幽州都督王浚、並州刺史司馬騰等。司馬越留下王導協助琅邪王司馬睿鎮守下邳,接濟軍需,便帶領集合起來的三萬兵力向西出發了。

而司馬顒這邊呢,目前就他自己,不過,很快他的支持者就出現了:劉喬。

劉喬不一定想參與這檔子事,但是司馬越等人的布局活動影響了他的利益。因為司馬越給劉喬下了道搬遷令,讓他把豫州刺史的位子讓給範陽王司馬虓,搬到冀州去。

劉喬不願意搬家,並采取暴力不合作的抗議手段。不過,他還是不敢直接聲討司馬越等人,於是,把矛頭對準了劉蕃、劉輿、劉琨三人。這父子三人說起來運氣著實不壞,身為司馬倫的姻親,居然安然度過洛陽三次大政變,而此時,又得到了司馬越的重用,劉琨當了司馬虓的司馬,劉蕃當了淮北護軍,劉輿為潁川太守,都是豫州的重要職位。

這種好運氣實在令劉喬眼紅,於是他給朝廷上書,列舉劉蕃父子的罪惡,要求討伐。司馬顒正麵臨著失道寡助的困境,突然收到劉喬的請戰書,自然喜不自勝,當即確認了其軍事行動的合法性,請他去許昌阻擊司馬虓。

光一個劉喬還是不夠的,司馬顒又給荊州劉弘、征東大將軍劉準下令,請他們協助劉喬共同戰鬥。當然,打仗這種凶險的場合,自然也少不了凶將張方,他帶著建威將軍呂郎、北地太守刁默,領著十萬大軍就奔劉輿兄弟去了。

為了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司馬顒甚至還給了司馬穎一千人,請他會同故將石超,出屯河橋,一起幫忙。一千人夠幹啥的?不過,這個看似可笑的決定也有其合理之處,司馬潁的影響力仍在存在,公師藩為他起兵就是一個例子,不敢給多了兵,再說,考慮到司馬穎本人的用兵水平,給多了人,那也是可恥的浪費。

戰鬥開始不久,形勢突然又起了變化,東平王司馬懋叛變。開始,他姿態很積極,聽說司馬越起事,立刻把徐州讓給了司馬越,自己移屯兗州去了。這人行事很奇特,到了兗州,一味增收賦稅,不但不出一兵,當兗州刺史苟晞打跑公師藩,引軍還鎮時,他還出兵攻打。司馬虓見狀,便請司馬懋移駕青州,不幫忙可以,你別添亂啊。

大概是錢財還沒有撈夠,司馬懋一怒之下,改弦更張,轉而與司馬越等為敵,援助劉喬去了。

征東將軍劉準則按兵不動,意欲等勝敗局勢明朗時,再投靠勝利的一方。

這一幫子都是小人,但荊州的劉弘境界沒有這麼低,看到政局又混亂起來,他分別給司馬顒、司馬越寫了一封信,請求二人以大局為重,放下個人恩怨,共同輔佐王室。

劉弘的呼籲根本是白費,如果宗親諸王裏真有一兩個人能這麼想,哪還有這些年的爭鬥?由貪婪和欲望驅動的車輪飛速旋轉起來,而被卷入的人們絲毫沒有醒悟的意思。

張方、劉喬等人幾路大軍壓境,司馬虓很快頂不住了,向司馬越告急。司馬越急忙移師靈璧,迎擊劉喬。劉喬令長子劉祐分兵抵禦司馬越,自己則倍道前進,夜襲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