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將內鬥進行到底(5)(1 / 2)

司馬越這次西征,曾啟用陳敏為前鋒都督,他以穩定後方的借口收兵東歸,一回來,就占據曆陽,宣布自立。

這件事,陳敏其實已經暗暗謀劃了很久。之前,吳王常侍甘卓,見天下大亂,不願為官,便退職回到了曆陽。陳敏便與甘卓結交,一結結成了兒女親家,為兒子陳景娶了甘卓的女兒。

等甘卓發現自己上了賊船,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在組建自己的小朝廷時,陳敏遇到了無人可用的困難,他發出去的邀請幾乎全被婉言謝絕了。一怒之下,陳敏準備下狠手,既然不願意為我所用,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下令盡誅不合作人士。

這時,顧榮已經退休在家。見此情景,便主動找上陳敏,表示願意合作,並勸說他,要成就一方霸業,人才支持是不可少的,最好不要濫殺。江左名士,因此得以保全。

攻打江州的過程非常簡單,陳敏軍所到之處,郡守投降的投降,棄城的棄城,江東地區便被陳敏占據了。

陳敏並沒有休息,以迎接惠帝的名義,沿長江而上,攻打荊州。

這一次,陳敏的好運到頭了,因為鎮守荊州的是劉弘。劉弘迅速派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屯夏口,南平將軍應詹督水軍作為繼援。司馬顒聽說陳敏造反的消息,任命張光為順陽太守,率領五千步騎前往荊州討伐。

在陶侃的大力配合下,張光討平了陳敏,粉碎了其溯流而上的企圖。完成任務的張光,帶著捷報回到了長安。

但這個捷報,對司馬顒來說,並非多大的安慰。

司馬顒想求和了,但他已經錯過了求和的最佳時機。

話說司馬越剛起兵之時,麵對強悍的劉喬父子和張方,心裏也沒多大的成功把握。他派遣太弟中庶子繆播和其堂弟右衛率繆胤前去長安,這兩個說客向司馬顒建議奉帝回洛陽,與司馬越分陝而治,則山東之兵自然解。繆胤還有一個身份:司馬顒的小舅子。司馬顒有心聽取他倆的勸說,可是張方卻攔住了他。

不管怎麼說,劫持天子的人是張方,而東海義兵的起事口號裏,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誅張方。如果司馬顒和司馬越達成和解,事後議罪,張方首當其衝就要掉腦袋。

因此,張方隻能進,不能退,他向司馬顒指出三個優勢:關中形勢險要,國富兵強,且挾天子以令諸侯,誰敢不從?奈何拱手受製於人?

這話一說,司馬顒打消了和解的念頭,錯過了和解的最後機會,也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等到劉喬兵敗,司馬顒怕了,又打算講和,此時的障礙,當然是張方。張方手握重兵,心狠手辣,想要丟車保帥,隻怕沒那麼容易!

不過,天下就沒有強大到無懈可擊的人,張方自然也不能例外。他有一個老朋友,舊恩人,名叫郅輔。

郅輔有個很大的優點,有錢,他還有個更大的優點,舍得花錢。當年,張方還沒有發跡,在長安窮困潦倒之時,闊佬郅輔經常慷慨解囊周濟他。

張方雖然凶狠,可一直把郅輔當貴人,當知己。

這天,司馬顒密召郅輔入見。郅輔從容地去了,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已經落入一個非常拙劣的圈套。

進門之前,郅輔被司馬顒的參軍畢桓攔住了。

畢桓臉色神秘,急急忙忙拉住郅輔說:“郅先生,大事不妙,親王這次是找你問張方謀反的事,你打算怎麼回答?”

郅輔吃了一驚,“張方謀反?沒聽說這事啊。”

畢桓看著郅輔,那眼神仿佛看著一隻腳已經踏入墓穴的人,說:“你居然不知道?張方駐兵霸上,徘徊不進,顯然已生二心。張方的親信都知道這件事,怎麼他單單瞞著你?看來,你的處境很危險了。張方對你忘恩負義,親王現在又要嚴加查辦張方親信,郅先生你兩頭挨打啊。”

郅輔嚇壞了,一把抓住畢桓的衣袖,“我確實什麼也不知道啊,這可怎麼辦?”

畢桓皺眉沉思了一下,“張方既然不仁,郅先生也不必拘泥什麼義氣了,自家性命要緊!過會兒親王不論問什麼,說什麼,你一律點頭就是。”

這番話讓郅輔大為感動,畢桓真是個好心人啊,雖然張方曾多次當眾侮辱他,他卻沒有遷怒於我,反而把我從死地拉了回來,回頭真得好好謝謝他。

畢桓有沒有遷怒郅輔,這個不好說。不過,他並不打算直接對付郅輔,一是他沒有捏死螞蟻的興趣,二是郅輔有利用價值,這一點,馬上就得到了證明。

司馬顒接見郅輔,問了兩個問題:

1.張方謀反,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