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西晉原來不風流(2)(2 / 2)

混亂之中,司馬熾偷偷出了華林園,想溜,沒成功,被抓了。他沒有殉國,乖乖當了俘虜。劉曜還算夠意思,給他留了倆隨從:侍中庾瑉、王雋。

之後,大晉天子被送到劉漢首都平陽,當了劉漢的特進左光祿大夫,封平阿公。

有天,劉聰想起了往事,笑眯眯地問司馬熾:“你當年做豫章王的時候,王濟帶朕去拜見你。那時候你就說久聞朕的能名,還送朕柘木良弓和銀硯台,你還記得這事麼?”

世間最揚眉吐氣的事,莫過於昔日高高在上的人,匍匐在你的腳下,而這兩種情形一經顛倒,就是最大的屈辱。

司馬熾似乎對這屈辱甘之如飴,答道:“臣怎敢忘記?隻恨當初有眼無珠,不能早識龍顏啊。”

劉聰又問:“你說說,你們司馬氏為何如此骨肉相殘啊?”

司馬熾答道:“我們自相驅趕殺戮,不正好替陛下掃清道路了嗎?這是天意,不是人所能決定的!我們家的子弟,如果能尊奉武皇帝的大業,九族和睦相處,陛下從哪裏得到天下呢?”

劉聰哈哈大笑,“說得好!我把小劉貴人給你當老婆,她是我大漢名公的孫女,你好好對待她吧。”

司馬熾一介天子,如此奴顏媚骨,似乎令人發指,其實,他隻是想活下去,隻要有一線生機,誰又不想活下去呢?

此後,他在劉漢朝廷開始了工作,除了混吃等死,就是給劉聰端茶倒酒,陪同侍奉。這個工作他幹了一年半,本來還可以繼續幹下去,可惜被庾瑉、王雋一場眼淚給整沒了。

建興元年(313)正月初一,過年了,劉聰大宴群臣,讓司馬熾身穿青衣,給在座的人斟酒勸飲。司馬熾老老實實照辦了,庾瑉、王雋卻情緒激動起來,當場放聲大哭。

大年初一就哭喪,劉聰很不高興。正好有人告發庾瑉密謀接應劉琨,劉聰找到了借口,於是在二月初一,殺掉庾瑉、王雋,順便也殺了司馬熾。

諡法:失位而死曰懷,仁慈短折曰懷。

四個行台

司馬熾這位天子,按專業術語說,叫蒙塵,通俗話講,就是作廢了。

在他徹底作廢之前,永嘉的年號又延續了一年半,在這期間,西晉出現了四個行台,相當於臨時政府。下麵做個簡單介紹,排名不按出現時間先後,隻按其後續影響力,從最不重要的說起。

第一個行台是河陰的傅祗建的,汝陰太守李矩讚助房屋和糧食。但不久後,六十九歲的傅祗暴病而死,這個行台傳檄征兵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個行台,是幽州王浚建的。六月懷帝被俘,七月份,王浚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一個皇太子,布告天下,設置百官,還封荀藩為太尉、司馬睿為大將軍。

第三個是苟晞建的。洛陽失陷後,太子司馬詮的弟弟、豫章王司馬端逃了出來,東奔原定的新都倉垣,投奔苟晞。苟晞奉司馬端為太子,承製立行台,之後,從倉垣遷移到了梁國的蒙城。

這個行台的結局比較悲慘,不久後,石勒攻陽夏,擒王讚,接著,便突襲蒙城,司馬端、苟晞、苟純全被俘虜了。不知道石勒開什麼玩笑,還拿鎖鏈拴住了苟晞的脖子。

苟晞似乎不應該這麼不堪一擊,但事情就這麼發生了。原因不用我們自己分析,史書給出了答案,暴虐驕奢的性格毀滅了他。

一味殺人立威的統禦方法,終於出了問題。人心崩潰的導火索是前遼西太守閻亨,因為屢次勸諫苟晞不要這麼隨便殺人,他自己也被殺了。

閻亨的死,燃起了眾人的憤怨。眾怒這東西,一旦到了“奈何以死懼之”的程度,再凶暴的主子,也會被其吞噬。

先是從事中郎明預帶病入諫,為閻亨鳴冤。苟晞怒了,我殺閻亨,關你什麼事,病得路都走不動了,你還特地坐車來罵我。

明預一點也沒被苟晞嚇著,有理有據地對其進行教育和規勸工作。最後,苟晞應該是沒殺病號,但依舊我行我素。

人心徹底渙散,碰巧當地又趕上瘟疫和饑荒,因此,當石勒攻來時,苟晞一敗塗地。

不過,擒住苟晞,畢竟是一件大事,這件事,引起了王彌對石勒的猜忌。

王彌和石勒屬於競爭關係,一向麵和心不和。偏巧王彌最近遇上了煩心事,部將徐邈、高粱帶著屬下部兵,脫離了他的領導。眼看自己實力下降,而對方實力增強,王彌認為,自己應該盡早消滅石勒這個威脅。

他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曹嶷的密信,令手下劉暾秘密送給曹嶷,讓他趕快來幫忙。這封信劉暾沒有送到,他走到東阿時,被石勒遊騎所獲,石勒偷偷殺了劉暾,並未對外聲張。

另一封信是給石勒的賀信,恭喜他拿住苟晞,占有青州,如果石公用苟晞為左輔,用我當右輔,天下不難平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