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八月,一直屯兵蒲阪的劉曜進軍上黨,對劉琨發起了猛攻。在襄垣大敗劉琨之後,劉曜打算攻擊劉琨的大本營陽曲。
不過,他沒有去成,劉聰提醒他,不要忘了最主要的工作,先平了長安,拿下雍州再說。
這年冬天,十月,劉曜攻下了馮翊,駐守此地的太守梁肅逃奔萬縣。劉曜轉而進犯上邽,麹允從黃白城轉屯靈武縣,兵力微弱,不敢前進。
湣帝這孩子,估計是急瘋了,盡管屢屢遭到拒絕,他仍然屢屢向司馬保請兵援助,實在沒辦法,隻有司馬保離得還近些。
之前說過,現在司馬保處的主旋律,叫“壯士斷腕”,壯士自然是司馬保,準備把湣帝這個腕給斷了。
從事中郎裴詵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憤然說道:壯士斷腕?現在蛇咬的可是大晉的頭,幹脆斷頭?
這個比喻一說,司馬保麵子上也過不去了,於是以部將胡崧為前鋒都督,表示將派遣這支部隊去支援長安。
注意這個字,“將”,將來時的將,胡崧並沒有出發,而是原地待命,等到什麼時候呢?等到諸軍集合完畢。
麹允看出來這事比較沒譜,便提出,既然司馬保不願來,幹脆我們帶著天子找他去,難不成他還能閉門不見?
但索堅定拒絕了這個提議,理由是,司馬保得了天子這塊招牌,必然要逞其私誌。
這話是沒錯的,司馬保肯定要逞私誌,但索也不是出於公誌,雖然沒有俸祿,雖然吃野穀子,但他現在是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錄尚書事,承製行事,一句話,雖然長安是個流亡政府,但索在這裏,算是一把手。
個人的小算盤,淩駕於國家存亡之上,一直到最後一刻。而最後一刻很快就到來了。
建興四年(316)七月,劉曜再次出兵,先圍攻北地郡太守麹昌。大都督麹允帶領三萬人前去救援。
走到郡城附近,忽見遠處濃煙滾滾,麹允吃了一驚,忙攔住迎麵走來的幾個難民模樣的人,問到底怎麼回事。
難民流淚歎息,說,郡城已經被劉曜攻陷了,現在人家正在放火燒城呢。
北地郡這麼快就失陷了?麹允嚇了一跳,比他更害怕的,是他手下的將士,一聽這話,頓時掉頭就跑。
事實上,北地郡還沒有失陷,正翹首以待麹允的救援,那場大火也沒發生在城內,而是劉曜繞城點起一圈篝火,這幾個難民的真實身份,是劉曜派出的演員。
盡管麹允的部隊跑得快,可還是被劉曜在石盤山磻石穀給追上了。在被劉曜軍猛揍了一頓之後,麹允逃回靈武。劉曜回頭,順利攻下了北地。
史書上對麹允的評價是“性仁厚,無威斷”,理由是他喜歡用爵位來討好眾人。比如說,這時候,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楊像,扶風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太守級別的,都領征鎮大將軍、侍中、常侍,都有符節,連各村的塢堡主們,最小也是個銀青將軍,當然,銀印青綬估計是沒有的,但名號在。
但麹允對一般士兵很不夠意思,因此,大家都不承他的情,將領們官大了,驕縱不聽號令,而士兵們怨氣衝天,這種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這種評價,麹允肯定要叫屈。請問,除了虛名,他還能給什麼?給錢,給糧?他也得有啊。而名號這東西,肯定給不到一般士兵的頭上。難不成部隊裏頭一水兒全是將軍,大家才滿意?
現在,同誌們都是領不到工資的,要不是兩個月前,涼州張寔派將軍王該率五千人,帶著一些補給支援長安,估計連湣帝本人都已經歇菜了,餓的。沒錢、沒糧的情況下,能維係起一支部隊,隻能靠大義,和事成之後的美好前景。但問題是,大義這東西在西晉一向是稀缺資源,而美好前景,啥時候能變成現實?
麹允不是奇才,也沒有奇節,嶽飛、祖逖那樣的人畢竟幾百年才出一個,而且最終也失敗了,我們就不要太苛求麹允先生了,他畢竟努力了。
不能原諒的是焦嵩等人。
麹允大敗,關中危亂,他向焦嵩告急求救。焦嵩說,麹允這人,我一向看不上,讓他困窘一下也好,等實在不行了,我再救他。
焦嵩打定了主意,要為難麹允,而劉曜的軍隊已經開到了涇陽,渭北諸城全部潰敗。
在戰鬥過程中,劉曜俘虜了建威將軍魯充、梁緯、皇甫陽等人。據說,魯充是個賢能的人,這一點,我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缺氣節。
麵對劉曜的款待和招納,魯充說了一句話,身為晉將,國家喪敗,不敢求生,若蒙公恩,速死為幸!
劉曜給了他一句評價,“義士也”,又給了他一把劍,成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