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平原壯歌(3)(1 / 2)

此時,皇城致公堂下,早已站滿了等著開會的群眾,人們懷著緊張、喜悅的企盼心情,一邊紛紛議論著,一邊向著總督衙門的方向翹首以待。可是,督院方向除了傳來幾聲零星的槍聲以外,毫無動靜。尹昌衡在皇城內也放心不下了,感到十分焦慮,於是,便爬上明遠樓,用望遠鏡向督院街方向探望。就在這時,他看見陶澤昆、公孫樹一行人扛著趙爾豐正經過東大街、東禦街向皇城方向而來,大喜過望,一顆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喊了一聲:“這下好了!抓住趙屠夫了!”便下了明遠樓,來到致公堂。

這時,陶澤昆、公孫樹等人,已把趙爾豐扛到了致公堂放下,趙爾豐坐在堂上,嘴裏一個勁亂罵,尹昌衡、羅綸等人也不理他,徑直大聲宣布了趙爾豐的罪狀,然後,高聲問堂上堂下的群眾:“你們說,趙爾豐該殺不該殺?”

“該殺!”眾人的喊聲猶如雷鳴一般震天動地,轟鳴著滾過大堂,使趙爾豐聽了,不由驚得一愣,臉色也刹那間變得灰白,全身瑟瑟發起抖來。片刻,他才回過神來,仍然歇斯底裏地大罵不止,在他還沒來得及想這些人該怎麼殺他時,公孫樹則早已操了一把鬼頭大刀,走到他身後,手起刀落,血光一閃,便把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尹昌衡便把手一揮,於是,眾人擁上來,一個士兵端來一個木盆子,盛了趙爾豐的腦袋,端著走出皇城,開始了盛大的遊行。

尹昌衡則穿著深藍色細呢軍裝,戴著繡有金條的寬沿軍帽,掛著金把指揮刀,和一幫軍政府大員騎在馬上,雄赳赳地簇擁著,跟在端著趙爾豐腦袋的眾多士兵後,隨著遊行隊伍走上了大街。大街兩側,成千上萬的群眾歡呼著,氣氛十分熱烈。也有的對趙爾豐腦袋大罵不止。所有的人,都由衷地感到了一種勝利的喜悅和輕鬆。自從保路運動以來,趙爾豐始終像一塊巨大的石頭一樣壓在人們的心頭,因為誰都知道,這個殺人如麻的屠夫,手上不僅沾有累累血跡,而且,陰險毒辣,就像一隻老虎一樣,隨時都可能撲出來吃人。前幾天發生的兵變,打啟發的亂兵也是在趙爾豐唆使下燒殺搶掠,讓成都百姓吃夠了苦頭,今日趙爾豐被殺,叫成都人如何不高興?所以,整個成都平原都沸騰了,人們紛紛奔走相告,擁來爭先一睹趙爾豐的人頭,所有的人,就像在過盛大的節日一般,無不興高采烈,不少人還燃起了鞭炮,敲起了鑼鼓,就像歡迎英雄一樣對尹昌衡等軍政府大員報以熱烈的歡呼。

尹昌衡自然高興,得意之色,溢於言表,騎在馬上,不斷地向歡呼的群眾頻頻招手。

也就在這時,隊伍剛剛來到走馬街口,忽然從街道邊一家裁縫鋪樓上的窗口裏,打出了一發子彈,子彈“嗖”的一聲,把他戴的軍帽擊落在地。一時間,人群大亂,尹昌衡伏在馬背上,喊了一聲:“抓刺客!”然後叫大家不要亂,才穩住了眾人。

公孫樹此刻正好在樓下,他一直和敢死隊一起走在軍政府士員兩邊進行護衛,聽見槍聲,便把手一揮,立即帶了十幾名敢死隊員衝進裁縫鋪,撲進去抓住了下樓準備逃跑的刺客。

那刺客不是別人,正是魯周。

公孫樹把魯周帶到尹昌衡麵前時,魯周毫無懼色,依然破口大罵:“趙大人開邊千裏,建樹甚多,你們殺了他,我心裏就是不服!我為他報仇,被你們抓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決不後悔!”

此時,衛兵已從地上拾起尹昌衡的軍帽,尹昌衡接過來,用手拂去上麵的灰塵,默然半晌,然後說:“算了,公孫樹,把他放了吧!”

公孫樹卻不願意,說:“大都督,這魯周一直是趙爾豐的心腹悍將,處處與我們為敵,怎麼能放了他呢?”

尹昌衡卻抬頭望了望一澄如碧、萬裏無雲的天空,長歎了一聲,說:“其實,這也算是各為其主。為主舍命,也算一種忠義,稱得上義士!對這種義士,殺之不祥,給他點銀子,打發他上路回家吧。”

公孫樹便說:“魯周你聽好了,既然大都督網開一麵,今天我也不為難你,但你和羅綸及我之間的個人恩怨,總該有個了結吧?”

魯周也算得一條漢子,便說:“那是自然,你不找我,我也要找你們,咱們今天就約好了,三日之後,落鳳坡見!”

說罷,徑直擠出了人群。

尹昌衡聽了,也未置可否,便把手一揮,遊行隊伍又行進起來。

當天晚上,軍政府和少城滿營也達成了協議:少城三營滿人旗兵交出所有武器彈藥後解散,解除滿旗兵製,所有兵員,一律就地轉民,並由軍政府一次發給旗兵三個月餉銀,以後再發三個月,作為生活和就業之用,住房則發給轉業證,允許其自由買賣,同時,另撥二十萬元修建同仁工廠,收容窮苦旗民學藝,解決他們的生活。軍政府則在收繳軍械火藥後立即撤走圍城軍隊,並且雙方議決,在適當時候,撤除專供滿蒙人居住的少城,從此成都的滿蒙人與漢人一視同仁,共同生活,雙方均不得歧視,享有同等權利,滿城徹底開放,雙方自由進出,少城公園則辟為成都市民公園,並由蒲殿俊建議,在少城公園中豎上“保路死事紀念碑”,以紀念在四川保路運動中死難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