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看護費之不可計
當寶寶還躺在媽媽肚子裏睡大覺,茫然不知之時,就已經開始享受特殊待遇了。出生之後,則更是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上下常常為之手忙腳亂,不亦樂乎。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大部分新媽媽們必須外出工作。作為一位職場媽媽,為家庭幸福不斷奮鬥著。
此時,照顧寶寶的重任,隻能請家中的退休老人“出山”了。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生活經驗豐富的退休父母賦閑在家,可以幫兒女帶帶孫輩。對老人而言,不僅能發揮自己的餘光和餘熱,還能填充平日裏“空巢”生活的寂寞,雖然艱辛,卻不乏含飴弄孫之樂。
對於職場媽媽而言,有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寶寶,可謂是求之不得。老人對於寶寶小心謹慎的嗬護能將安全係數提至最高級別。
但是因為我國養老體係不夠完善,大部分老人不能享受國家養老這個待遇。為人子女,至少應該“老吾老”,每月從經濟上孝敬父母。每個月幾百元是最基本的,而且你上哪找這麼便宜而又踏實的養護人呢?謹記,老人幫你帶孩子不是義務,是情分!
隨著人口的大流動,越來越多的職場媽媽離開故鄉,躋身於“新北京人”、“新上海人”等隊列中。但老人們不可能跟著移動,讓他們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熟悉故土,置身於鋼筋和混凝土打造的高樓大廈,其中的煎熬不言而喻。因此,讓老人每年在老家和新家間往返幾次,花上幾次差旅費那是必不可少的。離得近的,可能千元預算就綽綽有餘了。遠的,一年“貢獻”個2000~5000元給鐵道部和中國民航都很正常。
我家寶寶現在3歲,我媽媽來上海幫我照顧寶寶的這3年裏,每年固定的幾個時間點——清明、暑假、國慶和春節,我都會雷打不動地讓老媽回江西老家,遇到家裏有緊急事情,還會讓老媽多跑一趟。老爸戲稱:“你媽這一輩子坐的火車次數都不如這3年多。”盡管老媽體恤我,盡量節省,但往返一次老家的費用還是不少。
上海到南昌動車費:252元車票+5元代購費=257元
南昌到家的長途汽車費:80元
再加100多元的市內交通費及路上的花銷等,保守估算,單程就得400多元,往返一次800多元。以一年4次算,一年至少也要3200元。
與我同一個小區的鄰居王姐相比,我這花費算是相當少的。全職在家帶孩子的王姐一度身體欠佳,請保姆一時又沒遇到合適的,故而邀請遠在哈爾濱的雙親過來幫忙照看孩子。父母年紀大了,火車耗時長且路途顛簸,隻能打“飛的”到上海,解了王姐兩個月的燃眉之急。
王姐父母回去時,替王姐大致算了一筆賬:往返的機票費4000多元,市內交通加路上花銷600多元,上海各大景點遊玩2000多元,為父母各買一個MP5花了近2000元,父母走時給了2000元現金,總共花了1萬多元。據此,王姐父母戲稱自己是“史上最貴保姆”。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花銷相比於請月嫂和保姆,“性價比”還是要高得多。
如今,保姆的薪水是一年比一年高。據廣州市物價局2011年春節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廣州市家庭服務價格上漲12.9%。保姆們笑傲大部分雇主的工資單,他們的薪水不僅高於很多剛入職大學生的工資,更是遠遠高於每天忙得團團轉的送餐員、洗碗工。
請一個照顧寶寶的住家保姆,一個月最起碼需要2000元。加上吃住、過節費、保姆意外傷害保險費等,每個月保姆的花銷最少在2800元以上。保姆身價的飆升令不少職場媽媽不得不“全職留守”。家住上海浦東的李女士3年前休完產假後就辭職回家了,因為她以前的月薪不到2500元,還不夠支付保姆費,所以幹脆自己辭職在家帶孩子。
然而,即便是你心甘情願地花上高價錢,卻未必能請到稱心如意的保姆。“保姆荒”已不是什麼新鮮詞彙了,保姆坐地起價、串聯漲價、頻繁跳槽已是屢見不鮮。為了留住保姆,雇主看保姆臉色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電視劇《田教授家的28個保姆》將請保姆的酸甜苦辣演繹得淋漓盡致。
為照顧腿受傷的田母,田教授家相繼請了28個保姆。這些性格不一的保姆將田家正常的生活攪得不得安寧。掩飾懷孕想繼續掙錢的保姆、被田家人誤解而出走的保姆、心態不平處處要求與田家人“平等”並與田家女兒大打出手的保姆、男友夥同流氓搶劫田家的保姆、為當演員不擇手段誣陷田教授以致田家險些妻離子散的保姆、漂亮要強逼與田家兒子相戀的保姆、為寫小說到田家體驗生活的男保姆……田家飽受請保姆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