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租房的不穩定使得Lily和老公終於感覺到買房的重要性。但房價與8年前相比已是翻了好幾個跟鬥,銀行有限的那點存款與房價相比,實在是蚍蜉撼樹,難起漣漪!而且寶寶出生後開銷的增大,使得習慣花錢大手大腳的Lily和老公每個月不負增長已經算不錯了。
寶寶吃穿住用行之最基本
人活著,自然離不了生命五要素——吃、穿、住、用、行。
老話說“小孩是見風長”。誠然,小孩總是噌噌地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生長著,或許才幾天,小孩又變了個樣。宛如昨天還抱在手上,今天就已在路上顛顛地跑開了;宛如昨天還一顆牙都沒有,今天已然抱著嘎嘣脆的蘋果咬開了;宛如昨天還在跟你咿呀地學說話,今天已能口齒清晰地喊你“媽媽”了!
寶寶處於人生的起始階段,各項身體機能亦是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這也就需要更加全麵的營養,小孩可不是喝著風就能長大的。
吃,0~4個月的寶寶需要喝母乳或者牛奶來滿足營養需求。4個月後除了母乳和牛奶外,還需要開始慢慢地添加各類輔食,如蔬菜粉、肝粉、肉鬆、牛初乳、磨牙餅幹、蔬菜汁、水果汁等。而市場上價格不菲的魚肝油和AD鈣則得從出生開始就每天一粒需要補充。
穿,隨著寶寶以“見風長”的速度成長,衣櫃裏寶寶的衣服自然是幾個月就得新顏換舊貌。而市場上直追大人衣服價格,卻如抹布般大小的嬰兒衣物常常令新媽媽倒吸一口涼氣,卻又不得不為“愛”狠掏腰包。
尿不濕,則更是成了尚在繈褓中的嬰兒必不可少的用品。有了尿不濕,新媽媽不用半夜睡眼惺忪地起床換尿片,也不用出門的時候被折騰得手忙腳亂、狼狽不堪。但一天少則五六片,多則九到十片尿不濕,算下來每月需要近300元的支出。
住,大部分父母在寶寶出生後,為了鍛煉寶寶的獨立性,往往會為寶寶單獨準備一張寶寶床。並為寶寶準備好自己的小臥室,刷上顏色明亮的漆,再配以充滿童趣的家居用品,打造一個五彩繽紛的兒童屋。而這,可不是幾百幾千元就能搞定的,動輒上萬元的裝修費可謂是司空見慣了。
用,此項支出實在是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洗護用品、喂養用品、玩具等,置身於家裏的各個角落。看起來毫不起眼,但卻是新媽媽們用一筆筆辛苦掙來的錢換來的。保守估算,一個月兩三百元是必不可免的。
行,如今四個輪子的傘柄車、手推車是寶寶出行的必要裝備,豪華的上千元,普通的也要兩三百元。而小孩自行車、扭扭車、滑板車,貫穿於孩子成長始末。算上帶寶寶外出遊玩的交通費、汽油費、停車費等,平均每月300元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來看,養育一個孩子最基本的花費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新媽媽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寶寶教育培訓費之無止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已成為眾多父母的共識。而“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更是表明了父母們在當下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共同心理。
近幾年來,培訓市場上的早教機構迅速崛起,鱗次櫛比。其鋪天蓋地的早教宣傳,打著西式教育的旗號,令家長們趨之若鶩。
而與之同時崛起的還有早教的價格。貼上引進國外先進教育方法標簽的早教機構,一節課動輒上百元,一周5節課就要500多元。如此高昂的價格令身為普通工薪階層的家長們是又愛又恨,卻又欲罷不能。
當寶寶揮著小手趴在幼兒園的鐵門口跟你說“拜拜”的時候,媽媽們每月不僅要支付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入園費,還要替寶寶選擇至少一兩種校外培訓班。
早在我女兒還沒出生之際,一位與我熟知的女老鄉李紅指著我的肚子感慨:“現如今的孩子可真是供不起!不光要上學,還得要培訓,家長難啊!”
李紅和她老公一起在上海開了家電腦維修部,一個月除去房租等能淨掙四五千元。原本她計劃在外麵打拚三四年,就能把老家破舊的房子翻蓋一新。可是,前年過年回家返程時,已經3歲的女兒哭喊著抱著她的腿,死活不肯鬆手,她不想離開媽媽!無奈之下,李紅隻得將年幼的女兒帶在身邊,並想盡了辦法將已到就學年齡的女兒送進了附近的幼兒園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