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章:依山觀瀾(1 / 2)

貞觀二十年六月十四,陸雲的船隊終於回來了,從他們啟航那日起,李浩每天都會給他們記日子,這次海航曆時七個月零二十八天,將近八個月的時間,一共去了二十三個大小國家,不過他們行得不是太遠,向西最遠也就到了薩珊王朝,這個國家與西突厥西僵接壤。

回到王府,陸雲向李浩詳細彙報此次貿易結果,帶回了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金銀珠寶和一些稀奇珍寶若幹,價值暫時無法估計,雖然在海上遇到了一次風浪,所幸風浪不大,有驚無險,人員和船隻都沒有什麼損失。

對於此次的貿易結果,李浩十分滿意,向陸雲詳細地詢問西方各國的國情,然後對照他記錄的資料查漏補缺,完善自己手繪的世界地圖,那是一幅長三米高三米的巨幅世界地圖,以錦帛為畫布,在上麵,大唐的地圖和瓊南流求畫的十分完整,具體到各個州縣,山川河流一應俱全,密密麻麻,看上去讓人眼花繚亂,而大唐周邊的一些國家,隻有山川河流已經重要州郡名稱,再往西,則隻有山川河流已經大陸板塊圖了,其他的一片空白,還有待他去探索,等他探索完成,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幅最完善最具體也是最標準的世界地圖。

望著眼前的世界地圖,李浩對眼下的世界越發向往,他很想隨船出海,去看看美洲大陸,在那裏立碑,自己就會取代哥倫布成為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人,他很想去歐洲看看,還有非洲大草原……

可惜他暫時還不能離開瓊州,因為他知道一次遠洋航行耗時實在太久,瓊州和流求目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若無他坐鎮,許多工作就無法正常運行。

在陸雲離開的這八個月的時間內,瓊州船廠和流求船廠又造了三十二艘大船,二十艘蓋倫船,十二艘飛剪船,其中有一艘最大的飛剪船,堪稱巨無霸,長94米,最大吃水量竟達3500噸,李浩為之取名“七海王者號”,這艘七海王者將會是他船隊中最大的船,也是李浩出海專屬船,一共裝備四十三門火炮,當之無愧的海上王者。

目前這艘七海王者就停在李浩的私人海港,李浩給陸雲下達了一個任務,讓他開著七海王者,帶上船隊去一趟倭國,繼續給那些倭國的軍閥和反叛勢力送物資和太刀,據神棍劉傳回來的消息,目前的倭國,宮本家族和服部家族已經揭竿造反了,他們以其強大的名聲揭竿而起,加上豐厚的物資,快速聚攏了近四萬兵馬,讓皇極天皇措手不及,目前雙方正在對戰之中,有了宮本家族和服部家族帶頭,倭國的其他一些勢力也紛紛參與進來,有的支持皇極天皇,有的支持宮本家族和服部家族,還有的勢力則單幹,想渾水摸魚,現在的倭國當真是一片混亂。

這一次,李浩準備了十萬柄大太刀,他還讓陸雲從瓊南還有流求帶三十萬石糧食過去,讓這群倭人有飯吃,喂飽了他們,才有力氣內訌嘛,至於其他物資,什麼茶葉,陶瓷,布帛之類的,都帶上,倭國缺什麼,就去賣什麼,反正現在倭國內部一片兵荒馬亂,加上他們國內胡亂開采銀礦,導致現在倭國白銀成災,有銀子卻買不到東西了,因為戰爭是最耽誤一個國家發展的,百姓們都去打仗了,自然沒人生產,沒人生產,哪還有東西可買,李浩就要趁著這個時候,將倭國的白銀都給坑過來,在他眼中,倭國的銀礦都是自己的,那群倭國人,隻不過是他的廉價勞力而已。

陸雲遵循了李浩的意誌,帶著船隊去泉州港收購物資,這些物資,李浩早就發飛鴿傳書給龍四海,讓龍四海準備好了,作為泉州的地頭蛇,龍四海這點辦事能力還是有的,陸雲去了那裏直接裝上物資就走,去流求裝載糧食。

這大半年來,瓊南和流求的糧食已經收獲兩季了,眼下瓊南和流求人口暴增,田地自然也是飛速增長,瓊南現在農田有將近三十萬畝,流求則少一些,隻有二十多萬畝,加起來總共五十多萬畝田,每一季收割,都會有一百多萬石大米,兩季就是三百萬石大米,沒辦法,誰讓貞觀水稻的產量如此之高呢,這樣的產量,絕對是以前水稻的八倍至十倍了,而流求和瓊南的百姓加起來才三十多萬人,眼下地裏的稻子又快收割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流求和瓊南的糧食已經多成患了,再不外銷就等著發黴吧。

陸雲的船隊運走了三十萬石大米後,直接開往倭國,現在他很期待,這一次去倭國,能坑回多少白銀。

陸雲的船隊離開後,李浩又派一支船隊裝載三十萬石大米,運往泉州,將流求和瓊南多餘的大米銷往嶺南和江南,嶺南和江南去年遭遇大水災,今年還未緩過勁來,糧食在那邊很好賣,他已陸續往嶺南道賣了五十萬石大米了,不過似乎還不夠,而銷售大米的事情,則交給龍四海,現在的龍四海,勢力已經開始往泉州之外拓展,往北延伸,快要進入江南道地界了,賺錢賺到手軟,他也真正認識到,瓊南王是多麼的厲害,他隻是幫瓊南王打打雜,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可見瓊南王賺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