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他們剛上馬還沒行出百米,隻見前方官道之上有二十快騎狂奔而來,揚起一片塵土。
李浩見狀不禁勒韁停下,雙眉緩緩蹙起,隻見這二十騎士並排停在李浩他們麵前三丈之處,將官道攔住,而後方茶肆裏的那兩個馴鷹人這時也驅馬過來,停在李浩他們後方,將他們夾在官道之上。
迎麵的騎隊中,一人騎馬緩緩上前一丈,冷笑望向李浩,道:“吐蕃國師門下大弟子馬爾紮哈,見過瓊南王李浩。”
李浩寒聲道:“你竟認得我?”
“有過一麵之緣。”馬爾紮哈得意笑道,“當初馬爾紮哈隨家師出使大唐,曾有幸一睹瓊南王風采,隻是馬爾紮哈是個小人物,瓊南王當然不會注意到馬爾紮哈。”
李浩冷冷道:“你們居然會跑到嶽州來堵本王?膽子不小啊!”
“過獎了。”馬爾紮哈神采飛揚道,“大相神機妙算,算準瓊南王會繞過巴蜀之地前往長安,而這巴陵,則是瓊南王你的必經之路,要不了一個時辰,家師也會前來。”
李浩雙眼一眯,眸中寒芒綻放:“巴蘇陀也來了?”
馬爾紮哈哈哈笑道:“聽聞瓊南王身旁高手如雲,為了能摘下瓊南王的頭顱,大相自然要派家師出馬,以策萬全。”
“嗬嗬。”李浩冷笑道,“我李浩的頭顱雖好,卻向來不送人,這天下間能摘我頭顱者,隻怕還未出生,你這般跳梁小醜,我李浩還未放在眼中。”
“是麼?”馬爾紮哈聞言雙眉一蹙,顯然很生氣,朝後方招了招手,冷喝一聲,“上!”
“鏘鏘鏘……”所有吐蕃武士全都拔出彎刀,朝李浩他們衝來。
李浩怕他們傷了寶馬,趕緊下馬,將馬趕到一邊去,況且他的武藝不適合馬戰,在馬上打,反而落於下成。
司徒楓也和李浩一樣,下馬迎戰,薛仁貴則不一樣,他最擅長的就是馬戰,左手扯韁繩,右手持方天畫戟,反而衝向那群吐蕃武士。
眨眼之間,雙方交鋒,李浩本想以快製敵,沒想到馬爾紮哈和六個吐蕃武士一起來攻,李浩武藝雖高,但麵對七人齊擊,還是不得不暫避鋒芒,低身躲過七人合擊,趁機去砍對方馬腿,馬腿斬斷,一個吐蕃武士跌落下馬,李浩趁機一刀砍下,沒想到馬爾紮哈居然用彎刀將他的刀挑開,救了那武士一命,果然以一敵多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李浩現在以一敵七,而對方還有一個吐蕃國師的大弟子,那可是不輸於陳鬆和陸雲的超一流高手。
李浩這次真的大意了,沒想到葛爾東讚居然算到朝廷會請自己出馬,而且連他來的路線都算準了,倘若自己帶特種兵前來的話,倒不怕什麼,但現在他隻帶了一個薛仁貴和司徒楓。
薛仁貴雖然天生神力,武藝不凡,但這些吐蕃高手可是經過吐蕃國師精心訓練的,頗為不俗,薛仁貴一柄方天畫戟雖然使得極為淩厲,麵對六七個吐蕃武士的圍攻,一時間也盡落下風,隻能勉力支撐。
最糟糕的就是司徒楓了,司徒楓跟隨李浩還不到一年,雖然這段時間長進很大,但畢竟還未完全成長起來,頂多也就算是個一流高手,麵對八個吐蕃武士圍攻,根本難以招架,隻片刻工夫就已被一柄彎刀割中了胳膊,鮮血直流,但他哼都沒哼一聲,繼續戰鬥。
李浩不得不出手相助司徒楓,畢竟他是自己的徒弟,在這種時候,身為師父必須要保護好他,可如此一來,李浩就壓力山大,隻能苦守,沒有絲毫反擊的機會。
又鬥三十多招,隻聽後方傳來冷喝:“以眾淩寡,算什麼好漢!”
話音剛落,隻見茶肆方向兩人飛奔而來,這二人一男一女,都背負寶劍,江湖人打扮,男的是個俊朗中年人,三十有餘,四十不足,女的是個豆蔻年華的少女,最多也就十八歲吧。
馬爾紮哈見這二人飛奔而來,遠遠冷喝:“想活命的就別過來找死!”
那中年人聞聲不但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奔得更快,拔出寶劍大喝:“外族蠻夷竟敢在我大唐土地上撒野!曾某豈能容你!”
這群人原本就長得不像漢人,馬爾紮哈的漢語也說得很生硬,一聽就是外族人,也難怪這姓曾的中年人會如此大怒。
在唐朝,百姓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他們認為,大唐之外,都是蠻夷,所有蠻夷,都是猢猻,讓一群猢猻在大唐土地上行凶傷人,但凡俠義之輩都不可能坐視不理,而這姓曾的中年人,顯然就是江湖中的俠義之輩。
姓曾的中年人和那個年輕的女子很快便衝了過來,加入戰圈,看他們二人眉目長得極為相像,似乎是父女,李浩見他們忽然拔刀相助,十分感激,豪氣都增,長嘯問道:“兩位英雄高姓大名,在下感激不盡!”
那中年人高聲道:“某家曾育林,當不得英雄二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何須道謝!”
年輕少女也高聲道:“還有我,我是江南女俠曾亦涵,我爹是江南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