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章:天下大勢(1 / 2)

今天的這個朝會雖然隻是個小朝會,但卻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因為就在今天,大唐朝堂上的朝臣分為兩大流派,李浩派和長孫派。

李世民是非常討厭營私結黨的,但他們沒有營私結黨,他們不私下聚會,也不把弄朝事,隻是默默地心照不宣地支持各自的領導者,長孫派那邊的行事目標就是要擊垮李浩,而李浩這邊的行事準則,是在不違背道義的情況下支持李浩的一切決定,相比較而言,李浩這邊的人比較有節操一點。

但李浩卻是出了名的沒節操,現在他帶著一群有節操的老幹部搞事情,那畫麵光是想象一下就很詭異。

大唐這邊朝堂上正在內訌,然而阿拉伯帝國的國都麥地那則在商議出兵的事情,首先,有人提議出兵攻打大唐,這個人正是剛加入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的楊藩,他對於輸給樊梨花表示很不服,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輸,王庭之中為什麼會突然出現近千唐軍,他百思不得其解。

黑衣大食的國王不稱為國王,而稱為哈裏發,集神權和皇權與一身,非常牛逼,畢竟黑衣大食和大唐的國情不一樣,黑衣大食是宗教國家,以***教為國教,國內還有很多其他宗教並存,統治者也不強求所有的人都信奉真神安拉,但不信真神安拉,納稅會比較重,這些人每年繳納的稅款撐起了整個國家的經濟。

哈裏發在大食國內擁有最高的決策權,相當於神一樣的存在,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容任何人質疑,李世民要是知道這一點的話,不知道該有多羨慕。

黑衣大食現任的哈裏發叫做奧斯曼-本-阿凡,在任有六七年了,這奧斯曼是個很英明的領導者,正因為他英明,同時擁有絕對的權力,所以這幾年來,黑衣大食逐漸壯大,吞並了周圍許多國家,目前他們的國門周圍,隻有兩個老敵人了,第一自然是傳承了多年的拜占庭,也稱東羅馬帝國,第二則是波斯,本來西突厥是黑衣大食的第三個敵人,但現在西突厥已經被大唐所滅,成為曆史。

奧斯曼是一個很有野心的梟雄,他擔任哈裏發這幾年裏,仔細研究了天下大勢,他很清楚地認識到,現在天底下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大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既然有稱雄天下的野心,自然對最強大的大唐沒什麼好感,大唐以前跟他們相隔很遠,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唐滅了西突厥,與他們接壤了,雖然接壤的範圍不算很大,但這讓他很不安心。

楊藩忽然提出要出兵攻打樊梨花,搶奪原本屬於西突厥的土地,能搶多少是多少,被奧斯曼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這樣隻會暴露大食國對大唐的敵意,而且很有可能會惹怒大唐,他不懼怕西突厥,但他懼怕大唐,不可為了那麼點疆土得罪這麼一個強大的敵人,得不償失。

奧斯曼有自己的規劃,他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拜占庭,然後是波斯,但這些年波斯和拜占庭結盟,聯手對付他,旁邊還有一個西突厥不斷騷擾,基本處於一挑三的狀態,所以他一直無法打敗拜占庭,現在西突厥滅了,機會來了,他豈會愚蠢地去挑釁大唐,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雖然奧斯曼沒有接受楊藩的提議,但奧斯曼並沒有怪楊藩,相反,他很看重楊藩,因為黑衣大食與西突厥交戰多年,一直也沒怎麼吃大虧,但在楊藩的手上,卻連番吃虧,屢戰屢敗,換了多少大將前去,都被楊藩一一擊潰,奧斯曼有廣闊的胸襟,在楊藩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計前嫌收留了楊藩,就是看中楊藩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他任命楊藩為大將軍,帶軍攻打拜占庭,同時派出名將哈裏斯帶領海軍從地中海繞到拜占庭後方,與楊藩的大軍進行前後夾擊。

楊藩雖然因為奧斯曼沒有接受自己的提議而鬱悶,但奧斯曼對他委以如此重任,他還是很興奮的,立刻便帶六萬大軍出發,攻打拜占庭。

東方世界,李浩已經和狄仁傑帶上人馬,護送盛國蘭回南詔。

再往東,倭國因為有了大唐物資和武器的支援,終於鎮壓了內亂,但全國人口卻降到了四十八萬,比以前縮水了一大半,耕田也盡數荒蕪,隻剩十之一二,現在倭國雖然談不上十室九空,但十室六七空還是有的,每天都有大量的人餓死,哀鴻遍野,一派慘不忍睹的景象,倭國天皇為此愁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再次譴使來唐,請求大唐售賣糧食給他們,供他們度過危機。

六月中旬,李浩他們剛離開長安沒幾天,倭國使者來到長安,請求麵見李世民,李世民又同情心泛濫了,一看自家的兒子國如此淒慘,立刻下令全國搜集糧食,賣糧給倭國,但李世民不傻,糧食可以賣你,種子別想要,為了防止稻種外流,李世民早已下了嚴令,全國境內隻準出售稻米,嚴禁出售稻穀,出售一粒稻穀,割其身上一斤肉,十粒,割十斤,就是這麼殘忍,對於出口的糧食,查得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