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章:出兵吐蕃(1 / 2)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長孫無忌忽然高聲道:“隻有五成把握,你也敢揚言出兵吐蕃,你可知組建青海衛耗費了朝廷多少心血,那都是大唐最精銳的士兵,倘若你敗了,那損失即便你蕩盡家產,也賠不起!”

李浩挑眉道:“青海衛有多重要,本王比你清楚,軍中之事,本王比你有發言權,你放心,本王說過有五成把握攻滅吐蕃,但還有五成把握是和局,敗這個字,本王不會寫。”

群臣聞言再度嘩然,就連長孫無忌都臉色劇變,滿麵陰沉地凝視李浩,冷聲道:“你竟敢誇下如此海口,好,倘若你敗陣而回,那該如何!”

李浩揚眉道:“倘若我敗陣而回,此生偏居瓊南一隅,永不回長安。”

此言一出,滿堂皆靜,落針可聞,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震驚之情,李治想要勸阻,但他知道李浩的脾氣,自己勸了也沒用,李世民也想要勸阻,礙於皇帝的身份,不能多說什麼。

其他人也相勸,比如狄仁傑、馬周、李績、秦瓊、程咬金等等,然而長孫無忌根本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大聲道:“好!諸位都聽到了,天策府上將李浩已發下如此誓言,請諸位做個見證,皇上和太子也一起見證,倘若李浩敗陣而回,則此生偏居瓊南,永不回長安!”

這時,人群中有個聲音忽然問道:“那如何才算敗呢?”

這話頓時引起眾人的討論,是啊,如何才算慘敗,這個問題得商量好,不然到時候隨他們說,沒個標準,這個賭約豈不是跟鬧著玩似的。

李治為了袒護李浩,便道:“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難,李浩是攻方,此仗自然難打,孤提議,倘若李浩殺敵數高於自損數,便不算敗。”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長孫無忌高聲道,“我大唐兵馬,天下無敵,青海衛更是我大唐精心培養的精銳之師,戰場之上,以一敵三,不在話下,豈能如此而論。”

被長孫無忌這一嗆,李治沒話說了,李世民便問道:“那輔機以為如何才算敗?”

長孫無忌道:“倘若殺敵數低於自損數三倍,便算敗。”

滿殿再次一片寂靜,長孫無忌說出的這個標準,當真是有點高,即便唐軍精銳,但要打出如此戰績,當真很難。

李世民也覺這個標準定得有點高,蹙眉問向李浩:“詩狂,你覺得如何?”

李浩點頭道:“回陛下,臣接受,但行軍將領人選,需得由臣來挑!”

“可以!”李世民點頭,“你要選誰陪你一同征討吐蕃?”

李浩道:“臣要選樊梨花為行軍副總管,秦懷玉,程處亮,程處弼為偏路行軍總管,另由青海衛大將軍彭海和大理寺卿狄仁傑督運糧草。”

前麵的都沒問題,但一說到狄仁傑,眾人表情瞬間都亮了,狄仁傑也是一臉懵逼,他可沒打過仗啊,怎們把他也選上了。

李世民詫異道:“狄仁傑是大理寺卿,不通兵事,怎可讓他去督運糧草?”

李浩道:“陛下,狄仁傑既然有武散銜在身,也算是武將,讓他督運糧草,也無不可,況且,有彭海在旁,不會有失。”

李世民見他堅持,便點頭道:“好,這些朕都允了。”

薛仁貴在一旁著急地向李浩使眼色,他也想去,畢竟李浩是自己的好兄弟,他也想去幫李浩,但李浩就是不選他,畢竟曆史上薛仁貴敗於噶爾欽陵之手,他怕曆史有慣性,應了那個劫數,所以不讓薛仁貴去,而是挑了樊梨花,論實力,樊梨花絕不輸於薛仁貴。

這時,長孫無忌忽然道:“既然李浩選了中意的將領,陛下,那麼由臣來推薦一個中軍監軍吧,也免得到時候有人虛報戰況。”

李世民隨口問道:“輔機你要推薦誰?”

長孫無忌道:“臣推薦禮部侍郎許敬宗。”

李浩一聽許敬宗的名字,頓時眉頭一皺,此人在曆史上還是有些名氣的,但這個名氣,不是什麼好名聲,此人前半生官途坎坷,但後來因為支持立武媚娘為皇後而官運亨通,最終位極人臣,說白了,是武媚娘的爪牙。

“許敬宗何在?”李世民呼了一聲,文官隊伍後方走出一個兩鬢斑白的中年人,隻見他麵如冠玉,生得中正莊嚴,雖然已五十多歲,但因善於養生,看起來卻不顯老,甚至臉上皺紋都不多。

這許敬宗真的長了一副好麵孔,讓人看到後就會產生親近之感,可見他年輕之時應是難得的美男子,而且還是男女通殺的那種。

許敬宗出列行禮:“微臣許敬宗在!”

許敬宗的官職太低,也隻能參加大朝會,小朝會他是絕對沒有資格參加的,李浩參加朝會的次數也不多,參加的大朝會更是少,所以今天還是第一次見許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