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命運之謎要用一生破解(1 / 1)

上天在最初造就人的時候,似乎就同時為人設置了許多陷阱,我們暫且把這些陷阱簡稱為“謎”。如果你保持覺醒,不進入這些“謎”,這些“謎”裏的苦惱及折磨永遠都不會來找你的麻煩;但如果你沒有覺察到,或覺察到了也並不很清晰地去躲避,你就會經常陷入“謎”給你帶來的混沌中。

自我矛盾的個性就是一種很讓人痛苦不堪的“謎”。像吳麗麗這樣的媽媽,似乎在工作上很決斷,但在生活上她很沒有主意,經常猶豫不決,自我矛盾。對於婚姻、生子、養育孩子等決定,她都推脫是別人為她做的決定,於是總是感覺很不自在,總是不能融入當下的現實生活,總是活在矛盾的狀態中。而且,對於發生過的事情,她自己很不願承擔後果,非要讓丈夫來“埋單”,說是有生活理想,其實她也沒有什麼想法,沒有想法,聽了丈夫的,她後來又不認賬,認為丈夫做的決定不好。

其實,根本上來說,不是別人在左右她的命運,而是她自己沒有主意,一直是隨著別人的需求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可既然是她自己做的事情,她就應該自己承擔,所有的後果就一定要由她自己負責,不能把休假一年少掙一百萬的“損失”都算在丈夫的頭上,更不該算在可愛的兒子身上。

自我中心也是一個“謎”。從小到大,我們都要不斷地感受自我,尋找自我,在自己的才華能力中,在家人對我們的需求裏,在社會對我們的肯定上。很多人自以為自己工作很出色,就可以對家人大呼小叫,頤指氣使,很有優越感,給家人帶來無盡的難過和傷感。通常,他們會自我策劃一個生活理想,比如孩子就該什麼都聽我的,愛人就該什麼事都做,你們隻要聽我的,就足夠了,你們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你們有想法?我聽聽,聽著聽著,就聽沒了,聽跑了神,關注點仍然回到了自己想當然的觀念意識裏。

而有些人,根本沒有什麼能力,也並沒有什麼對家庭和社會作多大的貢獻,可空虛的優越感反倒更強,很天真浮淺地以為家人對自己的忠心和關愛都是大風刮來的,根本不懂得珍惜,直到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了,直到愛人感情上出軌了,嫉恨之後,反思之後,痛定思痛,開始學會珍惜,開始追求成熟,而多少愛、多少光陰和因緣都已錯過。

那些“謎”就在那裏,比如火,誰的手指它都燒,隻是,你別把手指放到火裏。這些“謎”是什麼,需要我們一生用心去覺悟去破解,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工作,不是財富,不是名聲能幫助我們的,恰恰相反,名利與風光得意這些東西不但阻擋我們破解造物主之謎的路,而且,它們本身,就是我們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