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琳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人,工作上認真努力,同事們都喜歡與她相處,在家裏麵也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許琳一家三口與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兒子很可愛,丈夫則像個大孩子快樂開朗,公婆對媳婦挺喜愛,他們對許琳既溫和又吃苦耐勞的個性和出色的幹家務能力都挺滿意。一家人之間相處,前幾年本來一直其樂融融,總的來說還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問題就出在教育孩子上麵,而且近年來矛盾越來越突出。
兒子從很小時候起就很淘氣,可畢竟還小,全家人連嚇唬帶哄勸的,還總能把孩子給“治”住。可孩子上了幾年學之後,大人們發現,孩子非但沒有懂事,反倒更不好管了。
許琳工作一忙,就要由丈夫來接送孩子,並且由丈夫盯著孩子寫作業。爸爸和兒子之間一直很親,像是哥們,好的時候,一起在電腦上打遊戲,一起睡前用枕頭和被子當武器相互打鬧,好得像一個人。許琳看著真為他們爺倆開心。可兩個人真是像正在磨合中的童年時期的兄弟倆,說好時特別親密親熱,說翻臉,兩個人都會急,都流露出男人特別好爭鬥的天性,誰也不服誰,於是,兩個人又經常打得不可開交。
比如,孩子早上經常磨蹭不起床,起來了進衛生間不刷牙直發愣,吃早飯又挑食,到了門口,孩子又說忘帶哪個作業本或書本了,許琳趕緊回兒子房間去取,再一出門,突然一隻兒子的小拖鞋飛到了眼前,原來,爸爸終於不能容忍孩子換鞋時的“蘑菇”表現,爆發出劇烈的火氣了。
對於這一切,許琳一直在中間當和事老,一直在調和勸說,偶爾也訓一下丈夫,訓一下孩子。有時,許琳也會因過度勞累而生病,上呼吸道感染、附件炎等小毛病經常“做客”她的身體,有時她隻是吃一點藥,嚴重的時候她就輸液。其實她知道,多幹些活累不垮她,可家裏這一大一小都像孩子,她覺得自己在養著兩個孩子,一直活得挺累心的。
除了爺倆經常爭吵,並且大的經常以武力鎮壓小的以外,孩子的爺爺奶奶其實也一直在為兒子和孫子的事情操心。老人歲數大了,很好靜,他們不希望家裏出現任何問題,一出現爭鬥場麵,爺爺奶奶就表現得很緊張,很難以承受。但如果孫子不好好寫作業,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或被老師告一狀,從學校回來後,兒子就要急躁,有時就要動手打孩子,爺爺奶奶就坐不住了。一次許琳下班進家門口,正趕上家裏的四口人在僵持狀態中:兒子非要打遊戲,丈夫堅決不許,而且把鍵盤摔在地上,鍵盤塊塊兒撒滿了一地,爺爺奶奶在一旁邊罵兒子邊哄孫子,既軟弱無力又強壓憤怒與焦慮。
一遇到爺倆開戰或全家其餘四口人劍拔弩張的時刻,許琳就覺得心力交瘁。自己身體明明不好,還硬撐著工作和做家務,每天辛辛苦苦地為了這個家操持,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裏還這麼讓人不省心,我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啊?
在許琳看來,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不好,是做父母的沒有給培養好,不應該怪孩子,可孩子的爸爸不該對孩子求全責備,應該跟她想法一致:是我還沒有給孩子培養出好習慣,怪我不怪孩子。而且,她在心裏也有些怪公婆,這麼大歲數了都“壓不住”自己的兒子,丈夫純粹是他們給“慣壞”的。當許琳感到這些人怎麼可以這麼不懂事的時候,心裏開始不平衡了,對丈夫的怨氣也漸漸多了起來,對孩子的態度再也不像從前那麼柔和,身體的情形更是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