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的關係原來一直是由孩子的幼小聽話維係著的,每個人的內心實際上都不夠完整,個性也都不夠完全成熟,也許正因如此,所以誰都離不開誰。可是一旦孩子大一些,出現了一些教育上的難題,一個家庭成員個性上都不夠成熟的家庭,很難承受這些問題和變化的衝擊:爸爸看不慣孩子,爺爺奶奶要護著孩子,媽媽明明覺得大家都不對也無能為力,隻剩下苦幹和抱怨,大家相繼彼此情緒感染,一時間,家庭關係出現危機。
一旦出現相互指責,就容易把家人推到對立麵,指責與被指責的雙方都不再想長大,隻想對抗。家庭中抗衡的局麵一旦形成,大家都各執己見,甚至人人自危,都在保護自己的尊嚴,那麼每個生命的成熟期來得更晚了,孩子也會耽擱成長進程。
每個生命都渴望成長,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被引導長大的願望。同時,家庭本身也是一個生命,它出生了,就會成長,需要長大,家庭才能為所有的成員遮風擋雨。如果家庭中的個人出現問題了,就是家庭出了問題,個人的問題就是全家的問題,就是個人和家庭成長的機會到了,而個人成長和家庭成長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契機是,家庭中個人的自我覺悟。
單說一個家庭中的女主人,對於家庭每個生命的成長成熟是至關重要的。她要盡力客觀公正地去審視去分析問題,而不是以自己的視角看問題。分析家庭問題時,一定要排除自己的觀念和好惡,這樣才能做到寧靜而覺醒,而不是越出現問題,越從自己的情緒和觀念出發,使勁地訓斥孩子責怪丈夫,自己又表現得痛心疾首,越是這樣,老人、愛人和孩子就越是不知所措,心裏就越煩躁。
女人成熟而寧靜的心,是所有家庭成員心理意義上真正的家。
不要責罵與抱怨,要去嚐試掩蓋別人的不足,同時也要嚴厲地批評對方行為上的錯誤,更要對人的錯誤慷慨和包容一些,這樣才能堅定地表達你的愛,讓家庭成員感謝你,感激你,感恩你。如果真有誰犯了錯誤,或者他們彼此之間起了衝突或鬧了別扭,他們自己會產生內疚,這種做法,是“優秀班主任”的做法。
時常地,我們要提醒自己:
孩子的確需要培養好習慣,我的愛人也的確不成熟,但最重要的是,我自己還不成熟,是我還沒有給自己培養出好習慣;
是我還沒有學會如何與丈夫溝通,是我還不是很了解他,也沒有完全學會與他良性溝通的方式;
承擔大家的、包容大家的人,憑什麼就不能是我呢?難道我不很期待成長成熟嗎?我要做個大氣的媽媽。做個意誌堅定、心地柔軟、胸懷開闊的女人不好嗎?那種境界,雖然很難很難,但如果不去努力,我一定會很後悔;
我是自己家庭的主心骨,我要鎮定溫和地為家庭成員提出一些期待、一些建議;
是我還沒有把自己培養成熟,我要用一生的時間,完成對自己的教養,而不是動不動就指責別人,就懷疑生活。
在一個境界中出現的謎團,在這個境界中是解釋不清楚也看不開的,但一旦上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境界,你就會豁然開朗,有“一覽眾山小”的開闊感。當一個女人用委屈、用痛苦撕開自己的心胸時,她會發現一個更廣闊的境界。那時候,她會發現,不斷地覺悟,不停地走出小我的境界,改善從前的觀念,會幫助她的孩子成長得更健康更優秀,也會幫助她的家庭更順利更和諧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