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你是否察覺到了生活中隨時存在變與動(1 / 1)

孫芳對兒子要求嚴格,在兒子出現錯誤時明確指出並幫助他及時挽回錯誤是對的。但這件事表麵上看是兒子不乖,沒有養成自己負責的意識,可孫芳在剛放假之初,詢問不夠徹底,導致監督不力,尤其是發現兒子作業如此之多,根本無法在三天之內完成時,孫芳反應過於驚慌和激烈,這樣很不利於孩子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的培養。

為人父母,撫養孩子的辛苦都在不言中,而最讓父母感到心力交瘁的,不是身體上的辛苦奔波,而是孩子總是出其不意地冒出各種各樣的狀況。出現危險情況,會把父母的膽子越嚇越小,膽子越小,越受驚嚇。孩子淘氣,父母會很煩躁,越煩躁,孩子就越是搗亂,不知這樣的情形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嬰兒時,孩子半夜發燒,父母抱著孩子,心急如焚地在外麵夜路上等著打車去兒童醫院;好不容易病好了,孩子也會走了,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卻是把垃圾筐踢倒,踢得垃圾滿地都是。你心煩意亂,嚷他打他屁股,他哭過後,仍然在做,好像聽不懂你說話,同時又感覺很委屈的樣子,好像你不愛他了。

幼兒時,說好到點回家,可他偏要留在外麵玩不肯回,在樓梯上死把著不肯回來,又小又倔的樣子讓父母簡直不知所措;給他買的很貴的電動玩具,發脾氣時說扔手特別快,一下就給摔壞了,你都來不及按住他的手;在床上玩沒注意時,一頭仰過去,磕得聲音都哭不出來。

上了小學,寫作業磨蹭,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一提醒,考試成績忽上忽下,你的心也跟著忽冷忽熱,學習不用心,一說玩起來上下翻跳著讓人心裏直忽悠。

中學,孩子沉默不語,你更不理解他了,也許,孩子已經談了戀愛或沉溺於遊戲,也許有一天,老師通知父母:孩子需要好好管管了,他又如何如何。

即使沒有什麼變故,父母也都被從前的各種變故嚇怕了,時常會教訓孩子:聽說有一個年齡跟你一樣的孩子拿了家裏一萬塊錢出去打遊戲,你可不許向他學!孩子也許心裏會想不通:這哪跟哪呀,我怎麼會做那種事?他會覺得父母草木皆兵的樣子既可氣又不得不聽著,心理的叛逆期卻慢慢靠近,直到更大的變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