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媽媽的工作每天跟鋼鐵車床打交道,思維和個性都是粗線條,教養起孩子來很粗暴簡單。小偉的個性隨媽媽,也很粗率。媽媽不願別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特別想要自尊,其實別看小偉天天給媽媽惹事,他也特別想要自尊。有一次,小偉媽媽嫌孩子下樓磨蹭了,出了單元門之後,狠勁用力推搡了孩子的腦門一下,小偉立刻緊張得左顧右盼。媽媽看得出來,兒子是怕樓底下有鄰居看見,這讓她更是又心酸又氣惱。
有的人個性粗暴簡單同時不講理愛耍賴,不太懂得尊重別人,表現得也不太自尊,而像小偉和媽媽這樣的人則是願意尊重別人,也很想要自尊的。需要自尊的人心裏會有這樣的感受:我是自尊的,如果別人尊重我,我的內心很安全,這個世界很太平,也很和諧。
媽媽也知道孩子是要臉麵要自尊的,可為什麼他就不能做得好一些呢?我這樣不也是你逼出來的嗎?我好好說誰讓你不聽的呢?我也是咬牙切齒地恨過頭了才那麼損你的。
小偉媽媽是要小偉做得好一些才尊重小偉的臉麵呢,還是無條件地尊重和完整全麵地接納孩子?許多父母在關心孩子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的時候,都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讓孩子心靈更安寧更和諧的需求——尊嚴。事實上,尊嚴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每一個孩子從小都應該得到無條件的尊重。
懲罰孩子、打罵孩子,是父母對孩子的心做了不消毒的情感手術,這種方式隻能使孩子更迷茫更不知所措。不成熟的小孩子在磨難中很難悟到自己應該做個好孩子,他隻有被完全接納了被關愛了,他才與父母通心,才能領悟到你的期待。
父母要把尊嚴、無條件地尊重孩子,排在孩子的學習成績、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各項能力表現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