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番外30 山高水長,好自珍重(1 / 2)

太皇太後也高興地說要辦場宴席為剛出生的小皇子慶賀,但後來轉念一想,他們遠在天涯海角,興許不希望這裏的人為他們大操大辦,便也作罷了。

後來便改成了為孩子誦經祈福。

唐婉兒也陪著念了幾篇經文,天色將暗時才離開的露華殿。

之後,唐婉兒便去寧德殿尋宇文驍。

她的目的是去辭行。

可她到了門口,卻怎麼也下不定決心進去。

當著他的麵,她應該會說不出來話吧?

唐婉兒望著寧德門苦笑,便縮回了腳步,回了她的房間,將她所有想說的話都寫成了封信,請方維庸轉交攝政王。

方維庸初時是猶豫了的,但唐婉兒態度頗為堅決,“方公公,好人做到底吧,婉兒在這宮裏認識的人不多,沒人可求了。”

“唐姑娘,你這……”

“方公公莫要擔心,隻是一封信罷了,婉兒不好意思當麵拿給攝政王,有勞公公了。”

唐婉兒說得誠懇,說完向方維庸深深鞠了個躬,驚得方維庸忙將她給扶了起來。

“唐姑娘,奴才不敢受您的大禮,這信奴才幫你轉了便是了。”

……

唐婉兒背著包裹環顧一室,徐徐露出笑容。

這裏雅致清幽,不失大氣,不愧為皇宮大內。

但這地方始終不是她該久居之處。

她啊,姓唐。

最是應該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能在這裏住了這麼長時間,經曆了如此之多,增長了這麼多見識,她已經很滿足了。

這些,足夠她成長、足夠她回味的了。

而這些日子以來,她已經給宇文驍添了無數的麻煩,總不能繼續再待在這個給他添麻煩。

之前先是因為她那個被硬生生冠上的南疆公主頭銜,就給他招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之後他又為了救她性命,九死一生;

後來他好不容易蒙梁丘姑娘高超的醫術所搭救,他也好起來了,可又因為她而起了許多波瀾,梁丘姑娘還險些遇險;

如今一切事情都擺平了,可她以唐婉兒的身份留在宮中,卻又惹得許多人在背後說他的閑話,說攝政王與民間女子不清不楚,無名無分便接入宮中有傷風化。

她總算看明白了,她誠然就是個闖禍精,在哪裏便會給哪裏帶了麻煩與災禍。

難怪以前唐家人總嫌棄她,說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隻有太叔公一直照拂她。

宇文驍為她做的那些,她真的很感激,也很感動,也發自內心得感謝,所以她才不願意繼續給他增加負擔了。

經曆了這麼多,她已經明白了,打從一開始,她與宇文驍之間就是不公平的。

在燕州那會兒,宇文驍便救過她的命,但那時她正迷戀著風采卓絕的君上,眼裏看不見他,也不懂那時候心中的糾結為何物;

而就在不久前,宇文驍為了救中了忘憂蠱的她,又再一次不惜豁出命去。

經曆的多了,她才慢慢察覺,原來,她也不是對他完全沒有感覺的。

原來,從在燕州時起,她對君上的迷戀不過是出於一個女孩子對強者的仰慕,並非真正的感情。

她對宇文驍,也是有感覺的。

隻不過這種感覺醒悟的太晚,才會讓宇文驍以為,她守著他隻是出於感激和報恩的心才留下的。

可她何嚐不擔心呢?

她也擔心她對他的感情就是兩次舍命相救的感激,隻是姑娘家骨子裏本能對於英雄的崇拜。

所以她要離開。

她也應該離開。

給她一個想清楚的空間,也還宇文驍一個清靜世界

這般讓彼此都冷靜下來,興許,她就能找到答案了。

時間應該能夠給她答案吧。

……

方維庸將唐婉兒的信送過來時,他正與嶽相還有楊俊達他們商議對南疆之事。

宇文驍一見信,心裏頭便生出了不好預感,拆信才看了幾眼,便急急忙忙像陣風一般衝了出去。

嶽相一臉茫然地看了看方維庸:“方公公,出什麼事了?”

楊俊達望著宇文驍離去的背影,涼涼道:“攝政王是去挽回他珍視的人了。”

嶽相頓時恍然大悟。

唐姑娘在宮中居住多時,他也是親眼見過攝政王緊張唐姑娘生死的模樣,心裏自然有數。

這不過,這些時日唐姑娘都住在宮中,難免有些風言風語傳出來,難不成是唐姑娘也聽見了風聲?

……

攝政王親啟:見字如晤,婉兒蒙攝政王兩次搭救性命,心中萬分感激,又蒙攝政王收留,在宮中叨擾多時,給攝政王添了無數麻煩,婉兒無以為報,更是萬分慚愧。

而今因為婉兒身居深宮之事,令得坊間謠言四起,對攝政王名聲多有妨害,婉兒措顏無地悲愧交集。

攝政王本是良善之人,更是愛民如子,委實不該因為婉兒而受此冤屈。婉兒虧欠攝政王許多,報恩無門,唯有離宮回鄉這一條路,方能稍稍減去些許婉兒身上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