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宣指她所指何意,又想起她昔日曾說過的話,隻覺得若真的再留戀過往,便成了他一生一世的軟肋。長此以往,想必像郭玉蘭這般的人定是層出不窮。他定定地瞧著碧遊,忽而挑唇而笑:“朕若再執著下去,隻怕會成了被人利用的傻子了!”

聽了他的話,碧遊難免感慨良好。不過她細心地發現,他掛於唇邊的笑夾雜著幾絲苦澀,驀地,她對他心生憐憫,輕歎了聲說道:“請恕臣妾多嘴,這世間諸事皆有因果。上官錦瑟最終之舉,興許是當初她自己種下的因。若是換作臣妾,當初是真愛著你,也許會有別的選擇。”

楚宣心知她在笨拙地安慰他,頓覺心頭湧上些許暖意,他緩緩走近她,在她麵前蹲下,執了她的手饒有興致地問:“那你會作何選擇?”

“擇一處僻靜之地,與一人白首偕老,僅此而已!”她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淡笑著答道。

不知為何,聽了她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楚宣有些動容,他目光轉睛地注視著她,柔聲問:“那若是我不願呢?”

“那我便另擇他人!”碧遊說完,朝他得意一笑。那粲然的笑容恰恰戳中了他心底的柔軟。她的意思,他再明白不過了。她所說的這些話,皆是為了寬慰他,種了什麼因,便得的什麼果。每個人的每一個選擇,都將注定著他們最終結果。是生,還是死;是幸福還是苦難,都是自己當初的抉擇!

楚宣走後不久,何富貴便將刑部秘藏的卷宗送了過來。那卷宗外頭封著火漆,本就是防外人查看,現今碧遊拆開來瞧過了,又得重新封好。

她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將所記始末看了足足兩遍,隻覺得心頭狂跳,滿腦子全是當年父王領著他們姐弟二人玩耍的情形。父王這一生僅有一兒一女,孰料他捧於掌心地這兩個孩子皆非他所出。她乃是其心愛之人與前朝皇帝所出,然而上官簡則是他的王妃與府中侍衛偷情所生。

被府中正妃扣上一頂綠油油的帽子之事,敬王當年早已知曉,隻是他與她不過是奉旨成婚,二人之間一直分房而居。得知她有孕後,因對她心懷愧疚,他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她去了。當年,敬王心係碧遊母妃葉初晴,對於其他繁冗雜事一向很少過問。他一生隻愛過一位女子,除此之外,他用仁慈廣闊的心胸包容了與她有關的一切。他的一生,戎馬倥傯是為了他的兄長上官榮;摯愛鍾情隻為青梅竹馬的葉初晴;最後,他將父親般的寬厚慈愛給了碧遊與上官簡這一對並無血緣之親的姐弟!

碧遊看完,心頭湧上無限感慨。她不知該如何評價給他如山高如海深般父愛的上官清。說他癡也好,說他傻也罷,可是那些如煙往事卻如詛咒一般在她身上輪回。身為帝王的楚宣,一直對她深愛不悔的韓時,還有現今身不由己的她……

隻是,她不願這一切再如當初的結局,她不願像母妃葉初晴一樣在冷宮寂寂而亡,也不願韓時一世如父王那般辛酸孤寂。好在是,楚宣並非如她的生父上官榮一般,至少,與她有諸多誤會與怨懟之後,他仍舊是在乎與牽掛著她。他給過她無盡的寒冷,卻也不曾忘記留給她暖意,這一點,於她來說,已是足矣。這紛爭不斷而舉步維艱的後宮生活,她願陪著他一起度過餘生!

……後記……

風波過後,郭玉蘭自是死罪難逃,不過皇帝念在昌平公主的份上,給了她與孝賢夫人同樣的下場。被其害死的錦瑤生前雖是犯下種種過錯,但楚宣決心既往不咎,最終以皇貴妃的禮儀將其安葬。

這場風波平靜不足半月,碧遊終於由玲兒那得到了韓時的消息。他手書一封,卻無落款,上書“此生情深緣淺,自待來生再續。因愛執迷不悔,決意護卿一生!”

那一日正飄著冬日的第一場雪,素白雪粉由天而落,須臾便染白了宮中萬物。碧遊看完信後,卻是隻字未言,重歎一聲之後將那手書扔到了炭盆之中。隻一瞬間,火舌便將韓時的癡情所書燃燒殆盡。

打從郭玉蘭風波之後,楚宣再未納過一名新妃,更再未寵幸過與上官錦瑟相像的妃嬪。他待碧遊一如當初,極是敬重愛慕。

不過碧遊一向深諳謀略之事,無論是朝政事務,還是後宮瑣事,她皆是輔助楚宣打理得妥妥當當。錦瑤所出的大皇子楚奕也由她收在身邊悉心教養,與其所出的二皇子楚燁性情相投,倒讓她省心不少。

楚宣最終是兌現了當初諾言,封了碧遊為後,雖與她不會像小兒女那般繾綣情深,卻也算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封後之後的碧遊由碧棠殿搬入鳳來閣,每逢冬日飄雪的日子,總是不自禁地回憶當初,這些年來唯一覺得欣慰的是,她這一生曾真心地愛過每一個愛著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