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兩天了,愣是就前進了區區二十幾裏。怕是到京都的時候,王上的金身都要壞了。
可恨王上活著的時候,對燕氏父子大方,封地,賞賜不斷,可為了怕兒子上位,愣是把王子們困在宮中,連個封地,連點人手都沒有,不然也不至於如此呀。
要說聽到這事最驚訝的就是燕氏父子,燕城主距離這邊遠,知道的消息晚,這些就不說了,燕少城主組正等著迎接聖駕呢,突然聽到這樣的消息,都有點回不過神來,難得不淡定:“這是真的。”
然後跟前商議事情的屬下們,都望著少城主。好吧,燕少城主被人如此矚目,隻覺得冤枉死了,他什麼都沒有幹。這麼崇拜的眼神他受不起氣的:“收起你們的心思,本少城主什麼都沒有幹。”
這不可能,眾人都是這麼想的。燕陽心說跳進燕河都洗不清了,連自己人都不相信他了。
索性不解釋了:“去讓人貼告示,王上駕崩,舉國哀思。”
秦地,這告示不下還好,下了之後,簡直就是舉國歡慶,百姓們連勞作都不顧的了,奔走相告,還有老人激動地淚眼婆娑,當即跪地叩謝上蒼,終於把這個禍害給收了。
遠遠地看著百姓還成,大家臉上激動,可近處聽著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都沒人好意思去燕少城主回稟。這還是初聞王上駕崩的消息呢,等到過了半日,燕少城主就收到了各種送禮的物件,有秦地世家們送的,也有老百姓送的,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
燕少城主實在是搞不懂:“秦地今日是何風俗。”
程將軍,好半天才說道:“慶祝王上駕崩。”
燕陽那麼淡定的人,都被口水給嗆了一下,這事他還能洗的清嗎。這是誰讓他們燕氏背黑鍋呢。甩都甩不掉。
百姓中還有人再說,少城主為何不讓人到了秦地在動手,讓咱們大夥都啐昏君兩口,也解解恨。好吧,這就是認定了少城主民族英雄了。
領頭總兵:“少城主這個鍋,到底是背還是不背呀。”
燕陽:“總要知道哪家勢力,如此迫不及待,為了什麼。”好吧,晚上的時候,燕陽就知道哪家勢力如此迫不及待,還非要讓他燕少城主背鍋了。
秦九郎來了,趁著夜色而來,燕少城主看到這位姐夫的時候,就覺得吧,這事也不太難猜,跟京都齊氏血海深仇的,除了秦氏還真挑不出來幾個。
秦九郎過來做什麼的,奉家主之命,過來請少城主去京都主持大局的。
燕少城主:“你說什麼。”
秦九郎:“王上駕崩,王後同王子們回京遇到阻攔,京都亂象叢生,還請少城主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率兵平亂。早日穩定大局。不然受兵禍的還是百姓。”
燕陽:“秦氏如此實力,讓我燕氏去撿果子,燕陽沒那麼大的能耐。”
秦九郎頭一次看到這個小舅子冷臉,說實話有點膽怵,難怪族老讓他走這一趟。
秦九郎:“今日我作為秦氏兒郎對燕少城主效忠,我秦氏同齊氏血海深仇,舉全組之力,阻齊氏子孫回京,已經是力有不待,我秦氏沒有問鼎之心,更沒有問鼎之力,族長說過,我秦氏子弟,以後隻會以詩書傳家。為燕氏所用,還請少城主莫要錯過良機。”
確實是個良機,眾位將領怪不好意思的,原來真的冤枉少城主了,真凶在這呢。
領頭總兵:“還請少城主以天下蒼生為重,秦地,魯地才得以喘息,京都如今隨時都有淪陷的危機,我中原大地若是再起兵禍,百姓該如何為繼,還請少城主以時局為重,百姓為重。”
要不說人家有頭腦呢。餘下的眾將士雖然沒有領頭這份機警,可跟著一快重複兩句還是會的。
跪了一地的人讓他燕陽去京都,救民於水火,這不是黃袍加身嗎。似乎在喬木的筆記本上看過這個梗呢。咳咳,是不是有點他順利了。
秦九郎:“少城主,我秦氏如今敗落,後力不濟,還請少城主連夜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