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現在很不開心,同樣,天下間不開心的人不隻有吳三桂一個。
康熙現在的心情並不如外人以為的那般美好。
即使康熙以帝王神器做戈,將漢人們的“名家大儒”們砍的七零八落,依舊不能讓康熙真正的開心起來。
雖然這些名家大儒被康熙駁斥的體無完膚的事情,在漢人士子之中引起了渲染大波,但是傷害到的,不過是一些沒有什麼根基和關係的窮苦書生們。
真正的世家子都知道,這些所謂的大儒到底有多少斤兩。
不過,康熙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在清朝保證的拳頭還在高高的舉起的時候,誰也不敢跳出來指摘康熙的騙局,不僅僅是不敢,還是沒用。
古人的輿論,因為傳播的縱橫線並不寬與,先天的條件就在官府的掌控之中,唯獨在災荒,戰亂等混亂因子的條件下,會暫時的跳出官府之外,但是這也是暫時的。
所以,及時有人跳出來指責康熙的不是,也是傳播不了幾個人,就會被官府丟到亂葬崗,不知道喂了哪家的野狗。
但是這一切的成功,並不能讓康熙有多少的成就感。
無他,因為這件事並不是康熙自己想到的。
康親王傑書,最近往皇宮跑的很勤快,隻不過很少會和康熙打照麵,多是去慈寧宮向孝莊問安。
康熙當然知道傑書是在幹嘛,因為孝莊在接見完傑書之後,都會和康熙暢聊一番。
而後才有了這些事情。
吳乃華從康熙憤怒和憋屈的心情就知道,清朝的碟子還是有幾分本事的,至少在傑書第一次向孝莊進言的時候,康熙的案頭就已經有了傑書和孝莊的對話,一字不落。
吳乃華萬萬沒有想到,曆史上不過是幽禁兩年就死去的鼇拜,在曆史改變以後,竟然有向蟑螂進化的趨勢。
算算鼇拜被幽禁也有七八年了,竟然還沒有死。
若不是這次的事情,無論是吳乃華還是康熙,幾乎都快要忘記了這個猙獰的老虎還活著的事情。
康熙自然是不便去看鼇拜現在活得怎麼樣了,索額圖,明珠等人,現在身份也是不便。
所以這個差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吳乃華的身上。
對於這件事,吳乃華倒也是樂的接受。
雖然本尊已經趕往了雲南,但是自己的分身卻也不能閑著。
鼇拜已經是一隻沒有了牙的老虎,這點毋庸置疑,以康熙的度量和對權利近乎變態的執著,是萬萬不可能留下一絲不在他掌握的力量。
可是,老虎即便沒有了牙齒,他同樣還有利爪,傷起人來,同樣也是能夠要命的。
虎死威猶在,這句話並沒有絲毫的錯誤。
吳乃華無法明白傑書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會幫助鼇拜。所以,吳乃華還是極為佩服鼇拜的,竟然能將生死仇敵,發展成自己的下線。
若是放在幾百年後,這鼇拜即便不是勇不可當的將軍,搞傳銷洗腦,也絕對是一等一的成功人士。
有了皇帝的聖旨,傑書雖然萬般不願,但是依舊隻能放吳乃華進了康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