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不缺酒囊飯袋,但如果是酒囊飯袋,衛晟雲就不會讓他們來了。

這說法是直白了些,卻最能說明婚宴上情況。李琦說要行酒令,自然就有人要來說謎題了。誰知接連猜了幾個謎題,例如千篇一律、五花八門、南轅北撤幾個成語,落敗的都是宰相。

衛晟雲微笑:“不知李相可要繼續?”

他麵上是笑著的,戰神很少笑,但他今日的表情,卻說明了如同京中傳聞一般,他與袁葉離確實是青梅竹馬,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此時此刻他的微笑,更隱含著威脅的意味。

李琦被堵了一下,他雖也喝了些酒,但也就是顯在麵上而已,心中還是清醒的,否則他也不會說出行酒令這種話來。“自然。”

衛晟雲本來出身寒微,後來在軍中立了威信,戰神名揚天下,方才有了如今的地位。他既忙於軍事,又怎會熟悉這些文人之間的遊戲?

李琦隻覺得後背發涼,衛晟雲過往在皇帝麵前,可從來是一副隻會行軍打仗,向來就不是個文武雙全的主兒;那麼今日這一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於是他道:“隻是微臣……想自己出題。”

自己出題目,這倒也是可以的。但看李琦的眼神,就知道他是與晟王懟上了,如今非要贏了這場遊戲不可。衛晟雲卻仍是笑,笑容帶來幾分蠱惑的味道:“李相請講。”

“山外青山樓外樓,王爺覺得如何?”李琦回以一笑,表麵看來兩人不過是在說笑,實則誰都感受得到底下的暗湧。

衛晟雲一時沒有說話,場中就有人猜起來。這七個字,可做對聯,也可以是燈謎。還好不是前者,這是三四的組合,還有‘樓外樓’這樣的意境在。不過是成語就要簡單許多。

底下似乎有幾個臣子已經猜了出來,卻又不出聲,畢竟現在坐在那裏的是王爺和宰相,一個是群臣之首,一個剛立功歸來,當然無人敢上去砸場子。

衛晟雲拿著酒杯,卻似乎在沉吟些什麼。場中一時寂靜下來,但王爺卻好似全然聽不見。有大臣正在猜測他是否已經醉了,但看起來又不像那麼回事,晟王臉上帶著一抹笑。

那笑容自然不是滲人的,倒像是想起了什麼往事一般。

他的思緒被這句問話追溯到十幾年前——不,或許是二十年。那時他是宮中不受寵的皇子,而袁葉離入宮,是為了選公主伴讀。

春意濃,百花開。但他卻無心賞禦花園中的景色。他身邊的伴讀又挨了打,隻因在堂上被太子告狀。伴讀自然是不敢說些什麼,但他心中卻並非如此。直到聽見了旁人的聲音,他才回過神來。

伴讀拉了拉年幼的他的衣袖:“似乎那邊有人在。”他的伴讀十分膽小,卻還是回了頭。然後就在那片刻,他看見了袁葉離。

她紮著雙環髻,身上衣裙是深藍,正在湖邊放紙船,她俯身去推那紙船,誰知重心不穩,差一些就要掉進湖裏去。他下意識就要過去,卻見她極力穩住了身子,然後笑著對身邊的人道:“你看,這樣就能放出去了。”

而那日他被斥責,也正正是因為這七個字:山外青山樓外樓。從此這句謎語,衛晟雲就記住了,直到後來,這個謎底被他尋了出來。

衛晟雲微笑:“可是層出不窮?”

李琦似乎被驚到了,想不出衛晟雲一介將軍,竟也知道這個謎語。他不知道的是,衛晟雲對它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李琦深深頜首:“王爺好學問,微臣歎服。”說完一飲而盡。到底李相經曆兩朝,說話的底子還是有的。

李琦看著酒杯,又看了一眼與身旁臣子交談甚歡的衛晟雲。看來這位王爺,城府比他想象的還要深。他勾起一個笑,如今李相老了,不如何英俊瀟灑,卻也帶著一股儒雅的味道。一時席上又是歡聲笑語,直到深夜,這酒席散了。

這場婚宴極為成功,除了私底下可能有人感歎衛晟雲竟然始終沒醉這點外。晟王看著場上奴仆管事們開始收拾,在路過他身旁時行禮,然後就往房中走去。夜色漏入庭中,今晚的月色帶著仲夏之寂靜,卻是已然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