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是夾在饅頭裏的紙條,而饅頭外沒有痕跡,那隻能是禦膳房做的手腳了。所以,這仍然不能確保侍衛是知情的,盡管這個機會很高。
這就是麗妃的缺點之一了,如果隻是買通一個侍衛,那尚且還說得過去。如果那樣,就會看到饅頭被撕破了,或者開了一個小口(侍衛要做手腳隻能弄開它),而如果饅頭沒有破——就算有人能耐大,能買通禦膳房和侍衛這兩個完全沒有丁點關聯的地方,可為什麼一個侍衛就能搞定的事情,她要費這麼大的勁?
所以蕭寒做手腳的,那是一碟清炒白菜。至少一碟白菜和一碟饅頭擺在一塊,你肯定會去偷吃那碟白菜,因為撇開饅頭會有痕跡,會被人發現的。
侍衛看著她,依舊是麵無表情的樣子。很久才緩緩地說:“以後午餐都是我來送的。”說完就走了,這或許是因為每次隻能問一個問題。
袁葉離更篤定是做了手腳。數日來,哪個侍衛來送餐並無規定,至少染晴那樣謹慎,絕對不會讓蕭寒爭搶著送菜來給晟王妃。所以若說有誰,能夠每日中午都來,那就蹺蹊了。如果他說不知道,袁葉離或許能信上幾分。因為一個侍衛,是沒辦法做主自己什麼時候來當值,還有那一餐過來的。她不知其他地方如何,但宮中向來是隻有主子才能規定這些。
可惜,他沒有。不知是他不夠機靈,還是這宮中無人肯誠心誠意地為麗妃辦事。人都是領了月錢要養家糊口的,宮中品級更是一層層壓下來,若說因為敬佩衛晟雲,而就此疏忽職守,目前絕對不可能,除非大軍打到京城,那還好說。可是出於私心,而隻是聽從命令,卻不提出其中的不合理,那就是正常的了。有些時候不怕背叛者禍起蕭牆,卻怕這樣陽奉陰違的人。
若是華佳怡來傳信,說不得當真會有人忠心於皇後娘娘,畢竟賢名在外。但,不是。就算日後麗妃回想起來覺得不對,已經來不及補救了。
她就在天牢中等,不日後蕭寒回來,雖然染晴隻在長樂宮中,難以傳信。原先要染晴做的事就已經泄露了一部分真相,而她又在那樣一個地方,能傳進來的信息,都是比較珍貴的。袁葉離從來不要求她做更多的事,能夠這樣幫上忙,她已經很是感激。
另外,就是麗妃的傳信。背後和她說話的人是麗妃,這點再篤定不過了。就算再如何猜疑,六宮散盡,太子殘黨現在當真來聯絡她的說法,也在入天牢前被剔除了。所以袁葉離可以專心一意,想想該怎麼和她鬥智。
麗妃在外間傳信進來,一定有她的目的。袁葉離哪怕隻剩一口氣了,對旁人來說依舊是有利用價值的,她們知道的秘密太多。可讓袁葉離意外的是,麗妃還算不上笨到了極點。雖然她在關節之間的安排有漏洞,但到底她還記得住,現在她用的是華佳怡,廢後的身份。
盡管這名字已經成了一個誘餌,但袁葉離也有她要做的事情,不如說,是麗妃提供了她多一點關於外間的資訊。通過染晴和‘華佳怡’的話,兩相對比,她一定能找到謊言中的真實。
所以她沒有停止傳信,而是眼看著兩三次通信,確保兩人身份之後,加上袁葉離猶豫的試探,這樣雙方堅持許久,麗妃終於亮出了她的目的。
華佳怡是宏國公主,冷宮廢後。如今在冷宮裏已經關了許久,而她身邊人都已經死去。麗妃記得這一點,就算本來可能不記得,宏國公主的筆跡那樣難學,她也因此而記住了。於是她利用了這點,假裝自己要逃出宮去。
若是樂觀地看,還是有可能的。現在若心死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這個王妃身上。如果說麗妃忽視了華佳怡,讓她得以喘息,那麼能被她抓住機會,聯係上宏國那邊,那麼要逃出去,還不算太過離譜。而且,在麗妃看來,袁葉離根本不知道,冷宮裏張梅試圖殺死她的事情。
聽起來可真是動人,昔日好友,如今來救袁葉離,要與她攜手逃出這座冰冷皇宮,帶她去找衛晟雲。
那張紙條上,寫著逃出宮的地點、時辰、日期。
最後還附帶著八個字:“與君相約,不見不散。”
袁葉離冷笑一聲,若不是她知寫信之人並非華佳怡,恐怕當真會相信。華佳怡不曾去過天牢,那樣天真的女子,若是以為袁葉離真的能逃離森嚴守衛,就此和她回合,那才符合她的見識和地位。而且,這計策雖然粗陋,可它看起來卻是袁葉離目前,唯一的希望。
這是請君入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