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那是公主,可也是陌生人——而且高位者,往往比普通人還要危險一些。

她沉默,然後道:“這道佛跳牆倒是美味,隻是不知要費廚師多少心力?”

這樣周折的說法,恐怕也隻有康樂公主能立刻反應過來。公主道:“自然是費心的。聽聞一道菜的湯底,要熬上許久,食材的準備也十分不容易。這一桌菜,素香樓實在是用心,實至名歸。”

說完,微微一笑:“若是喜歡,再買十桌八桌回家也無妨。”

袁葉離整個人愣住。然後公主又開始用茶水了,因為折騰的太久,所以指尖看起來都有點發皺。

她盡可能地,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康樂公主看起來,似乎是非她不可,她既然出手,那就是有把握了。她將整件事揉開,一點點解釋,當中自然有隱瞞的部分,但卻足以讓袁葉離信服。

當今陛下在找一個人,那人手中有讓陛下喜愛的物件——或者旁的什麼。除了這件物件有何用,以及物件模樣以外,說得詳細,甚至講完了丟失的過程。

袁葉離問道:“何不找旁人去?”

言下之意,為何不然大內侍衛去尋找那物件,而要讓她和康樂公主來。

袁葉離最不解的,到底還是這一點。康樂公主道:“苦無蹤影。”

說了這麼多話,康樂公主終究還是沒有解釋到,那人和曲子之間的牽連。彈一首曲子,倘若能夠抓回人,那實在是太不可理喻。袁葉離還沒有開口問,康樂公主就已經解釋。

袁葉離聽著,卻是越聽越驚奇。

康樂公主示意,讓袁葉離將手伸出來。她的手已經不能寫下去了,再寫就要壞了。她在袁葉離指尖寫到:“皇兄知道是誰偷走了它,僅僅是因為,偷走那物件的人,不知道那物件是分成兩半的,她隻偷走了其中一半。”

袁葉離已經相信了,因為情況實在是過於複雜,縱然是康樂公主這樣的人,也不可能這樣說,僅僅為了將她引進局中來。而且她行事有方,就算有錯,也不一定就害到她身上。

康樂公主歎息:“可能震驚朝野,我與皇兄都不敢聲張。那曲子與遺留的另一半有關,若有人能夠彈那首曲子,就能引那個人出來。”

她也是會彈琴的,知道那首曲子實在難彈得好,能彈出來的都萬中無一,她與皇兄,也不過是撞一撞而已。可不想,竟然被撞中了。她也不懂,為何其他人都彈不出來——可袁葉離,卻是明白的。

她心中震驚。

那首曲子當中牽涉到的一些技巧,是她那時候的人,才懂得的。原因無他,記載它的書在更早的時候丟失,到她出生前幾年才尋回,當中牽涉到的時間差,讓這個年代不少人,都不知道這些指法。

她相信了康樂公主說的話,因為那首曲子,是不可能讓人彈出來的,除了她,或者,夏薇或許能夠無師自通。

桌上的菜已經涼了。不吃菜是有原因的,其一簡單的原因是可能有毒,抑或是,她們要掩飾,自然不能讓旁人看出,他們到底吃了多少,在以此為依據,推測出這包廂中有多少人在,甚至根據菜式上的喜好,推測出來人是誰。

兩個人的唯一共同點,大概就是毫不懷疑,這天下間有許多與自己差不多的聰明人。或者也是,她們從未覺得自己多麼聰穎絕倫——若是問康樂公主,她或許會嫌棄自己不及兄長那樣,有識人眼光;若問袁葉離,她或許會講,她遇見過許多與她差不多聰明的人。

她望向康樂公主,忽然起身行了一個禮,然後道:“若是如此,我的意思不改。”

公主還來不及震驚,袁葉離已經在她掌心寫了一句話——其他?

簡單的詞語,不會繞彎的人都看不出來。

康樂公主閉上眼,然後寫著:皇兄會派人尋找,但要浪費許多時間,而且打草驚蛇。言下之意,不是沒有別的路子,隻是不比這樣快。袁葉離挑眉:難道康樂公主要隨意讓旁人陷入危險之中?

康樂公主知道,袁葉離這樣問,就是已經答應了。她寫道:我會私人贈與你百兩黃金,加一把好琴,如何?

袁葉離沉默,康樂公主這是連利誘都已經想好了。

她微笑,舉起茶杯,才發現茶都涼了:“一言為定。”她說。

康樂公主一驚,卻沒想到人這樣快就回答了。她也起身,回以一禮,隨後道:“如此,我就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