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挑選書的種類,應該能確保這個姑娘暫時不設法去死。康樂公主明白,一個人如果要尋死,特別是一個像染晴這樣的人,她一定能找出自殺的法子——她的前科,就寫在她的手腕上。
染晴已經有一些些不正常了,而她必須確保她活著,直到找出線索來為止。
康樂公主幾番詢問,都還沒有問出來,關於她主子的事情。染晴甚至沒有提,為何自己一個字都不肯講。
染晴道:“公主,我知道的,沒用。”
康樂公主聽見,染晴沒有用敬稱。她本來想問,卻又忽然發現,這沒有什麼不對的。染晴已經被關在了囚室裏,眼看就要不活了,身份之類的事情,早就已經無所謂了。她死不了,如果自己因為她不敬而殺了她,那對染晴而言,就是最痛快的結局了。
痛快到蒼涼。
公主不知道蠱的事情,卻知道如何拷問,恐怕都得不出答案了。她還想再多說一句話,可這次她來,不是因為這樣。皇兄讓她不要再插手這件事情,讓她將這宅邸讓給他,他會來問染晴。
康樂不笨,她知道皇兄必然是要動用更殘酷的手段,來拷問眼前的人,隻因那事關蠱,所以不得不如此。皇兄要她幫忙,隻因為他們倆同母所出,且自己是最適合的人選。但幫到這裏,卻已經夠了。
她退後一步。
她不知道離開這裏之後,這個少女會遭受到怎樣的對待。短短時日,已經足夠讓她了解染晴的過往——母親難產而亡,父親是個遊醫,被人活活打死,而染晴二字,她隻會讀,卻寫不好。
染晴識字,卻沒有對醫藥的天賦,死記硬背也記得住,可她天性涼薄,不會救人。她是會寫字,家中也有文房四寶,然而遊醫隻要會開方子就好,又怎麼能讓她寫出一手好字來?
等到父親死後,這個性格帶刺,本就不討人喜歡的姑娘,就隻剩下了她自己。後來的部分,康樂公主不知,但大約也是被人出賣了,所以才落到如此淒涼地步。這個少女甚至沒有滿十五歲,年紀與她差不多大,可十多年來,經曆了多少,不是一個公主能夠想象出來的。
染晴大約也是曾經感性過的,可是慢慢地,她卻變得如此冷漠,而且討人嫌。
如果換一個情況,康樂公主會收留她,她天性觀察力強,一定有她擅長的事情。若有個人肯好好教她,或許會是塊不錯的料子。如果能夠留這樣的人在身邊做個丫鬟,甚至女官,她日後必然會好過許多。在小門小戶裏,染晴這樣的人不受重視,那是因為沒人有心思好好教養,可康樂公主是個聰穎的人,她知道怎麼培養自己手上的人。
即使是在公主身邊,一個毫無勢力背景,專門為她做事的人,也是極為難得的。
但沒有如果。染晴聽見了她這樣的感慨,直白地刺破了自己唯一的希望:“可是公主,若是換一個境況,我是遇不到你們的。”
一個小小的丫鬟,與皇城裏的公主,若不是因為蠱之一字,絕不可能有交集。
這話直白又殘忍,嬌生慣養的公主縱然見慣了權力鬥爭,人心險惡,可也想象不出,是怎樣的人才能狠下心說出這樣的話。康樂公主,封號意為康樂無憂,根本見不到這世道的淒涼。人命如草芥,對於公主而言,隻是字帖上一個用以練習書法的成語。
染晴與她,本就是不能夠在一處的。
而如今……如今又怎麼樣?
她的皇兄,也僅僅是因為染晴身上有蠱的線索,因此才沒有當場殺了她。如今留下染晴苟延殘喘,可不是為了送給她這個公主做禮物的。而是因為,隻有她活著一天,才有希望查到逃逸刺客的下落。
沒有人會平白好心,放染晴一命。可以想見,若是染晴沒有回答出來,就是一生被關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地下室中。如果回答出來,那就是行刑者給她個痛快,一刀了結,隨後埋屍荒野。
康樂公主知道,自己或許還能再見到染晴,若是有意外的話。但她與她之間,除出審訊者與受刑人,不會再有其他的關係了。
她轉身拾階而上,沒有再看染晴一眼。而帶著刑具的嬤嬤,恭敬地對康樂公主行禮,語調裏都還帶著一絲見到貴人的惶恐。康樂公主沒有理會她,隻是直接上了回宮的馬車。她見不到,在她身後,嬤嬤們步下台階,將染晴綁在受刑柱上。
馬車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