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觀察下來,我倒是甚為滿意。臨行之時,便重又喚了他聲:“夜兒——”這無疑是重新又認了他這個徒弟。夜錦握著拳頭,渾身震了下。雖沒有表現出大喜過望之狀,眼眶卻是明顯的紅了。
我憐惜之心又起,叮囑道:“忙於軍物之時,莫要忘記好好顧著自已的身體。若是有時間,便回山上看看。”
“嗯。”夜錦重重的點著頭,低垂著腦袋,看不見他臉上的表情。想必是也同我一般,甚感欣悅吧?
這一年,紇蘭王之子夜皓繼位,成位紇蘭十帝。我於師傅、白蘇毓三人同時代表聖門入宮拜賀。入宮三日期間,與夜錦的師徒之名,在斬斷了三年之後,重新又續。其後兩年裏,他上山探望多次,師徒情誼又深。
紇蘭十帝三年,紇蘭帝夜皓暴斃,逸王夜奉失蹤,朝野一時陷入慌亂。危急之時,向來不過問政事的三王夜錦出麵把持朝政,局麵頓安。
同年七月,三王夜錦機緣巧合下,遇見了紇蘭救國神人納蘭鴻茲,遂順應民意,揩眾臣擁戴其為王,始為紇蘭十一帝。
這位納蘭鴻茲頗有些來曆,相傳,在一百多年以前,第六位紇蘭王在位時,一連三年大旱,莊稼幾乎顆粒無收。國庫囤糧,已然用盡,餓死的百姓,屍橫遍野。盜匪更是橫行無忌,趁機殺人放火,搶掠****。
又過了一年,若是這一年仍舊如此,舉國上下,怕是都不能免於被餓死被殺死的噩運。
便在那裏,出現了一人。此人黑發藍眸,並不似紇蘭子民。他所到之處,盡殺盜匪惡人,吸食血肉。初時,人人畏懼,視之如妖魔,慌慌不可終日。
後來,當時的大祭師,奏請了紇蘭王,開壇請了神明,從那裏得到了啟示。借他之口,說出了神明的告誡,說此人是上天派下來,興助紇蘭國的貴人。專門吸食惡人之血,保紇蘭國繁盛之人。
當時的百姓,將信將疑。不久後,天降大雨,幹旱的土地,終於得救了。這一年,五穀豐收。紇蘭的百姓,也因此對大祭師的話,深信不疑。將這位黑發藍眸的貴人,當神邸一樣的膜拜。
當時的紇蘭王頒下旨意,要紇蘭的百姓,世世代代銘記這位興助國運的貴人的恩德。還專門為他立了神像,長年香火供奉。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一段過往,納蘭鴻茲的上位,可以說是一帆風順。隻因為,他的長相與百年之前出現之那人,一模一樣。百年未變容顏,不更加說明,他就是長生不老的神仙嗎?紇蘭百姓,越發的相信了長久以來的說法。
一時間,舉國上下盡是對這位神人的稱頌。然而,這位神人帝王的登基大典,身為聖者的我卻沒有前去恭賀。原因無他,隻因為一向身強體健的師傅,雲遊回山後,突然病倒了。一連月餘,纏綿病塌,氣息甚微。心焦照料之餘,自然也就無力再顧其他。好在白蘇毓心思慎密,借了我的名義書信一封,信中言明緣由,用飛鴿傳書,幾經輾轉送進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