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的年輕師傅,英俊而羞澀,像是台灣版的江口洋介。老人家喜歡和他開玩笑:“不要叫我阿公,都把我叫老了。”老人家總是獨自來,叫一份蝦仁,一碗飯,一碗湯,一杯可樂。這裏幾乎從未來過大陸客人,一個服務生湊到我麵前:“長城穿過北京嗎?”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他得意地對店裏的另一個服務生說:“穿過,你錯了。”
飯後,老人家堅持送我們到下一個旅行地點,赤嵌樓鄭成功接受荷蘭人降書的地方。他把我們送到門口,然後一個人獨自走路回家,夕陽下,他低著頭,挺著胸,瘦弱的身軀緩緩離去……
變動的時代
一
《變動時代中不變的媒體理念》是《中國時報》2008年11月10日的社論,像是來遲的表態,在猶豫、動蕩的一周後,編輯人員表達了對於產權易手的看法。
2008年11月3日清晨7點30分,餘建新與蔡衍明最終簽署了協議,旺旺集團收購了中國時報集團。在此之前,一直盛傳《蘋果日報》將收購中國時報集團。倘若成功,這將是一個多麼大的嘲諷。
1950年,餘紀忠決定創辦一份報紙時,他的信念是:“辦報的最高原則,就是在任何關鍵時刻,發揮無私無懼的報人本色,為時代作見證,為曆史留記錄。”
在沉默而壓抑的權威時代,《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是台灣社會唯一的聲音。它們的創辦人都像是政治家與知識分子的混合體知道如何與政治權力討價還價,拓寬言論的尺度,同時,他們也秉承了中國文人辦報的特性,期望成為曆史進程的推動者。
台灣劇烈轉變的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10多年,是《中國時報》的黃金年代。一方麵,它仍是壟斷言論的受益者,報禁尚未打開,人們沒有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麵,它開始更大膽地挑戰政治禁忌,為公眾拓展更大的自由空間。它的知識分子式的趣味與能力,也塑造了整個社會的趣味。它推崇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從蒙昧到清醒的啟蒙精神。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時報》的影響力開始衰落。一方麵,競爭者過分繁多;另一方麵,互聯網的衝擊也隨後到來,在長期的信息閉塞、表達受限之後,台灣社會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人人都試圖表達的年代。知識精英的立場,也不再如往昔受到尊重。新的媒體精神,或許要從2003年進入台灣的《蘋果日報》中尋找了。膻色新聞登堂入室,社會被流言、醜聞、明星文化所包圍。我記得2008年11月9日那天的《蘋果日報》,當主要報紙的頭版都是王永慶8日的追思會的報道時,它選擇的是一起凶殺案:《近距轟心張錫銘師兄父子遭槍決》。黎智英取代了餘紀忠,成為這個時代媒體業的代表人物。
在這個新世界中,《中國時報》步履蹣跚。不過,它的致命一擊,似乎仍是來自於古老的悲劇父親的衣缽,兒子無力承接。2002年,餘紀忠去世,餘建新掌舵。後者的能力、熱忱、耐心,都不足以應對龐大的遺產。
我到來時,仍聽得到全台灣新聞界半哀傷半慶幸的歎息:幸好不是《蘋果日報》。在協議的最後一刻,旺旺集團取代了黎智英。
“米果打敗了蘋果”,幾乎所有報道都選擇了這樣的意象。旺旺集團以生產米果著稱。不過,即使如此,它仍讓人感慨自由主義的政治立場與社會價值,如今不敵商業利潤了。
在台灣當地最著名的商業雜誌《天下》上,記者在文章的開始,引述了餘紀忠與蔡衍明的兩段話。前者說:“我們既獻身新聞事業,我們既有心想辦好一張報紙,我們便當念念不忘於報人的神聖使命:愛國家,愛真理,辨別人間是非善惡,為支持正義而發揚報人的人格與報紙的尊嚴。”而後者在2008年3月說:“台灣的經濟一定要靠大陸,這免講,大家不用假仙啦。尊嚴?有錢才有尊嚴,有麵包才有尊嚴,不然有什麼尊嚴?”
時代轉變的車輪,正吱吱作響。在2008年11月10日的社論中,《中國時報》的編輯們,試圖捍衛最後的自信與尊嚴。他們舉出了《華爾街日報》與《洛杉磯時報》的例證它們雖也經曆過所有權更迭,卻仍保持著昔日的新聞品格。但比照其輝煌曆史,最後的堅守中滿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