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訓民正音(1 / 2)

閆景輝也在,湊過來看了眼,雖然他對文物鑒賞沒什麼細胞,但也覺得那本書不咋地,勉勉強強,裏麵的中文漢字隻能說中規中矩,談不上什麼書法。

“韓國佬的東西真不咋地,這種手抄本,我們國內也賣不到什麼錢。”閆景輝開口道。

楊奕點點頭:“古代朝鮮,本身就是一個小國家,非常封建,幾乎就沒有自己本身的文化,能有什麼好東西?至於韓國,那就更加慘,他們排在前十的國寶文物,在中國幾乎就是一個笑話,一個縣城的文物可能都比他們整個國家的要好。”

“他們的一號國寶是什麼?”閆景輝詢問道。

無論人家國家有多小,文化有多低,能排在第一名的國寶,肯定也很值錢的吧?

閆景輝不清楚,韓國將所謂的“文化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眼睛可以看到的有形文化財,例如古代建築、瓷器、雕塑、字畫等。另一類是眼睛看不到的無形文化財,例如傳統舞蹈、音樂、民間工藝等。

據統計,韓國目前被國家定為“國寶”文物古跡共307件,一般寶物的1451件,此外還有曆史遺址462個,自然景觀367處,等等。這麼點數量,還是拚命擠出來的,一些壓根算不上什麼文物,可見有多可憐。

也難怪,韓國總是喜歡搶中國的文化遺產。端午節說是你們的,連屈原都被那幫孫子改了國籍。屈原要知道,不曉得會不會從河裏麵爬出來。

“他們的一號國寶文物,是一個叫什麼崇禮門的吧?”楊奕依稀記得。

崇禮門是漢城古城的南門,因此又稱南大門。始建於1395,曆時三年建成。後於1447年重建,之後翻新過幾次。日軍在20世紀初占領韓國後將漢城城牆推到,崇禮門成了僅存。

那塊玩意,占地麵積也就幾十平方吧?

跟中國的圓明園遺址壓根沒有可比性,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被重建起來的東西,能成為一號國寶。那樣的建築遺址,放在中國一個縣城,都懶得去保護那種。

“至於這本書,應該是韓國第一本韓文書籍吧?雖然很一般,但韓國佬肯定會花點錢祖宗一樣抬回去。”楊奕開口道。

偏偏這本書上麵的中文漢字比韓文還要多,可憐的韓國佬。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朝鮮古代使用漢字,無本族文字,故文言脫節。三國末年薛聰借漢字音義標注朝鮮文字,創吏讀文字,但不符合朝鮮語的語音和語法結構,很不方便,故未取代漢字。

於是,到後麵,就出現了一位韓國佬,慢慢整理出自己國家的文字。

跟日本不一樣,韓文的書寫完全脫離了中文漢字,但讀音上麵,總能找到漢字的影子,有些甚至就沒有什麼改變,比如韓國人的人名,讀法往往跟中文是一個樣的。

日本則是參照了中文漢字的模樣,但讀音改變了。有些日文,看上去就是漢字。這兩個國家,也是令人無語。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涉及到一個韓國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楊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