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那樣,他才拿下這本書,隻要弄到韓國去,他肯定能很多倍賺回來。
“誰?”
“世宗大王李裪。”楊奕開口道。
世宗李祹無疑是朝鮮王朝曆代國王中最具文藝氣息的君主,他被譽為“聖君世宗”。欽慕漢文化,對於中國的經典著作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平日裏手不釋卷,他的青少年時代大概都是在書堆中渡過的。
古代的朝鮮民眾會認漢字。而中文和漢字又是極難學習的,因而新羅時期的薛聰便創製了“吏讀”,所謂“”吏讀”是指借用漢字的音和義標記朝鮮語的一種特殊的文字形式。
就好比我們中國,有些人學習英文,就喜歡在英文旁邊標注一些中文,方便記憶。比如“nice”,有些人在旁邊標上漢字“奶死”,下次就知道這個單詞是怎麼讀的。
如此,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就有點太可怕了。
因此,朝鮮需要一種屬於自己的發音體係和發音習慣,又能清楚標記漢字發音的文字,這樣世宗創製諺文的工作就孕育而生了。
關於世宗創製諺文的直接目的,當今的韓國人因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以及韓國國力不斷提升的現實而更願意解釋為:為了擺脫中國,特別是漢字對於朝鮮文化的壟斷和侵略,所以要創製諺文。
把世宗塑造成維護民族文化化身的形象,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世宗讓集賢殿的學者鄭麟趾、崔恒、樸彭年、申叔舟等創製訓民正音,並親自參與製訂和修改工作,以傳統的朝鮮哲學思想作指導,最終讓諺文出世,也就是現在的韓文。
“這是《訓民正音》,屬於手寫本。要比印刷出來的珍貴。印刷本在韓國,都屬於第七十號國寶,我們得到的手寫本,那就更加珍貴了。”楊奕說道。
當然,這裏麵的珍貴,也就針對他們韓國佬而言。在中國,實在是體現不出什麼價值來。
老實說,楊奕還真看不起韓國佬。沒有自己的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還不承認,不思進取,整天想要搶別人的文化。
別說韓國,整個朝鮮半島,他們自古到今,幾乎所有文化傳承,都多少跟中國相關,幾乎都是從中國學習過去的。
漢朝、唐朝等時期,中國就是整個世界的文化中心。鄰國朝鮮、日本等,都以出國到中國留學為榮。能在中國學到一些文化、手藝回去,那就是非常有前途的。
“聽說,你們遲些日子去韓國,這本書是準備帶過去的吧?”閆景輝問道。
楊奕一怔,隨即點頭:“差點忘了,能賺點韓國佬的錢,倒也痛快。”
“朱破山那兒,你什麼時候過去?”閆景輝又問道。
“這兩天吧!他都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自從幫助朱婷解除詛咒之後,朱破山總想補償點什麼,畢竟楊奕損失了一件珍貴的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