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春節番外《阿卜娑羅》(1 / 3)

“她們是生於雲水間的女子,便是雲水的化身,在天界表演舞蹈,用二十八重天最美的舞姿描述自然,詮釋人的生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輪回,”向導洪森一手扶住四樹木巨大的板根,一手指向前方約五米處殘破寺廟廊柱之間,那些至少三人高度的浮雕,“Apsarā,阿卜娑羅,她們的名字。”

這洪森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暹粒當地人,但是幹了十幾年向導的活兒,說起中文來語速倒是不慢,詞彙也豐富,就是口音還帶著濃重的高棉語發音習慣,尾音總是曲裏拐彎。

因此有時需要留意著聽,才能懂。

和國內哪兒的方言其實也差不多,葉季安這樣想著,抬高草帽帽簷,循他所指方向看去。隻見雨林的空隙之中,穩如泰山地立著一座恢弘的塔形建築,石牆灰黃,烏黑的青苔被旱季烈日曬幹,又接著生長,留下仿佛侵蝕的痕跡。而六位神女並列懸在石牆潔淨的中部,乳白石麵呈現一種豐潤的象牙質地,身姿不同,眉目嫻雅,居高臨下又如身處畫框之中,著實生動曼妙。

“輪回怎麼用舞蹈詮釋?”梁逍放下相機,問道。

“這樣是生嘛,這樣是死,”洪森掐尖嗓子抬起手臂,繃著手扭轉了幾下,好比變了形的蘭花指,又做出推拉的動作,“還有這樣是給予,這樣,就是得到呀。”

梁逍挑起眉毛,對他這般扭捏作態似乎並不滿意。

“我看網上說這邊有那種歌舞劇表演,叫吳哥的微笑,”葉季安道,“要跳那種舞吧?”

“對的,對的,就是仙女舞嘛,阿卜娑羅也叫浪花仙女。有四千多種動作,四千多種含義,從幾歲開始練,我們現在也能看到活著的阿卜娑羅喲!”洪森在路邊石塊上抹了抹拖鞋底部的泥巴,招呼兩人走近些看,“票已經幫你們定好啦,第一排,今天晚上八點,看完日落從熱氣球上下來……”

“挺好,”葉季安湊近梁逍的鏡頭比了個剪刀,“謝謝您了。”他又抬高聲量。

洪森擺擺手,又回頭眨著眼樂,大拇指豎了起來,“熱氣球——超級浪漫哦!蜜月旅行,選我們吳哥,對了!”

梁逍第N次糾正:“是新年旅行,新——年——旅行,”他用標準普通話強調道,“中國的春節。我們已經在一起很多年了。”

洪森宛如沒聽見,健步如飛地當他的引路人,往下一處神殿走去。

葉季安挽上梁逍的胳膊,非常想笑。

確實,第四年了,如果這還算是蜜月,那未免太長了點。今年葉季安管的私募效益很好,梁逍的風控也處事麻利剩的雜活不多,能走得開人,好不容易攢了一整年的十天年假,再加上春節的七天就是大半個月,兩人終於得空出趟遠門,不帶任何公事的那種。

有關目的地的選擇,葉季安下了點工夫。梁逍去過的地方太多了,護照都印滿了兩本,一是他小時候經常被老爹帶著到處遊玩,一個假期基本不回家也不寫作業,二是工作之後出國辦事的情況也很多,這麼長時間折騰下來,什麼西亞南北美非洲歐洲大陸,隻要是開發程度高一點治安好一點的國家,他不說去了個遍,至少也都去過鄰國。

而葉季安確實也不想去諸如英法德葡西抑或日韓之類的熱門路線,最後他在地圖上圈定東南亞和中東兩個方向,叉掉幾個人身安全威脅較大的國家。

梁逍眯眼瞧了一會兒,選了前者,原因是想看熱帶雨林。

葉季安看著這位爬寵發燒友,表示這是意料之內。

第一站就是柬埔寨,在金邊降落,沿洞裏薩河走的這一路,他們確實見到不少爬行動物,被當成常見食材放在鍋裏盤中的也不少,當然兩人隻是路過,並沒有嚐。

如今假期過去四分之一,這是他們在吳哥窟遊覽的第二天。

讓人驚訝的是,比起各類難得一見的樹種,梁逍對這些宛如神跡的建築興趣來得更大,他的鏡頭一半給了它們,一半給了葉季安。此時阿卜娑羅神像就在身後,已經漸漸遠離了。濕熱低雲、泥土、盤錯的樹根……神秘浮雕無處不在,廟宇群掩映在密林的陰影中,如此之廣布,走過一片又是一片,各種傳說也一支一支飄在空氣中,曾經輝煌過的東西,哪怕到了現在,也是太沉太重,壓得住人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