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將士以及中層將領校尉的事情比較好處理,現在需要討論的是韓知兵的獎勵……”
李適看著眾人倒是開門見山的說道:“也就是韓知兵是否封王的問題……
我先說說,韓知兵成立諸侯王我是不反對,但我朝承襲秦製用郡縣製管理中原。
在國內就算是封王也隻享受食邑之權,但絕對不能有獨立軍隊、司法、人事任免等等,這與諸侯王的權利相差甚大。
而且以後還需要與匈奴交手,韓知兵的指揮能力無人能及,尤其規模越大他發揮出來的能力就越強。
等真正完成了統一,對上匈奴的時候,就更需要他這樣的軍神作為中流砥柱。”
李適倒是把自己的想法跟文臣們說得清楚,因為李適就本身而言就不是那種裝神秘的君王,與其讓手下猜來猜去自己的意思,還不如把事情給說得清楚明白。
畢竟猜對了沒意義,猜錯了怕是會把事情搞砸,這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聽到李適的話,一眾文臣不由相互對視了一眼,顯然這會是個大問題。
不過,眾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向著陳知白看過去,因為比較起其他人的政治處理手段,明顯陳知白處理這一類的問題要順手的多。
陳知白撇撇嘴,也不等別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仿佛已經習慣了幹這種髒活,開口道:“大王,如果隻是想要拖的話,倒也不是很難。
“哦?”李適聽到陳知白的話,到有些疑惑。
“大王,您把分封諸侯王與虛封王爵給並列了,實際上可以把它們拆分開來!”
陳知白從容道,“在軍功體係滿員後,接下來可以先封王。
讓韓侯可以先享受食邑,但並不授予諸侯王,想要成為諸侯王,則需要再立功勳,再獲得諸侯王的身份!”
對於韓知兵來說,這種程度的問題真的不困難,實際上隻是李適鑽牛角尖了。
隻要李適是真的允許韓知兵成為諸侯王,隻是稍稍拖延一下韓知兵立國的時間與獎賞,這又有什麼困難的。
隻要稍稍拆解下獎勵內容就好,先虛封,後實封而已,對任何身處於政治旋渦中的人來說,做事情不會,難道拖事誰還不會嗎?!
說不定,拖延著,拖延著,然後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解決掉了呢!
“是個辦法……”李適沉默了一下,道:“虛封也不是徹底虛封。
這樣吧,我的設想是,虛封首先把他們家鄉作為基礎食邑來分封。
畢竟富貴不還鄉豈不是錦衣夜行!
第二步,若再立下功勳,則允許則挑選中國邊遠不發達地區小縣作為分封。
等滿五個以後,可自行上表成為諸侯王,從此國家收回全部食邑,但會援助資助成為諸侯王的物資與軍隊。
同時會幫助願意前往諸侯王封地的百姓,運送到諸侯國過去。
至於國家所能提供幫助的程度就按照所獲得的軍功而定,畢竟軍功是能換到物資的!”
李適說到這裏,又想了一下,道:“滿五個以後不申請諸侯王的,則視為留在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