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時間發展,一個鄉的人口增加,我們發給他們的土地怕是不夠用!”
劉喜君開口補充道,作為編輯人口信息的負責人,劉喜君對於基層的情況最是了解的。
隻見劉喜君道:“隨著社會穩定,百姓們會樂意生產,若是得田太難,一個村子怕養不活那麼多人,到時候肯定會出現矛盾的!”
李適開點點頭讚同道。“這是很久以後的事情,至少現在,工廠需要勞力,軍隊需要戰力,甚至那些諸侯國也需要人口。
甚至遠得不說,現在都還在廣陽郡挖運河的王二寶,想來應該是最需要人口的吧!”
此刻,王二寶拉著鄭渠正在從薊縣到津口為建立運河做勘測,王二寶略微拉著臉,更忍不住連連打了數個噴嚏,想到:“冬天了,這廣陽郡真是冷啊!”
李適繼續的忽悠:“另外,則是讓每一個鄉的軍屯所與教社,進行宣傳勞動光榮,懶惰可恥。任何美好生活都需要每個人民努力勞動才能創造出來。
如果隻是待在自己家裏虛度人生,那就必然會陷入一無所有的境地。畢竟比你富有的人,肯定是比你更加的努力!
這些價值觀,就需要我們政府去指導,去宣傳,去給與百姓正確的引導方向。了!”
聽到李適的話,劉喜君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但又聽起來十分的合情合理。
宗人聽了聽,但也感覺李適說得挺對的,也沒有在多說什麼。
畢竟現在到底是人口或缺的時代,真等到那時代,李適這套政策實行起來,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至少頂個二十年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李適也知道這些是毒雞湯,但這又不是那種信息爆炸的時代,百姓們又不會自我覺醒,甚至自己也不是救世主真能滿足所有百姓們的願望。
自己所能夠做得也就隻是保證底層不會餓死,想法確保就晉升通道,以及強化百姓們的基礎素質,至於其他的,李適表示自己真的無能為力。
“那麼衛生,教育和醫療,可否有什麼具體的標準與設施,還是我們隻是安排一名醫生和教師,給百姓進行平常的醫治與教學?”一直在旁邊聽著的張良在這時候開口問道。
“……”李適聽到張良的話,有些驚訝的看著張良,不得不說,張良做事總能一針見血。
李適也沒隱瞞,坦然道:“在衛生上,首先是公廁,每個鄉都必須要建立起來,其次是開水,讓百姓繼續喝開水和勤洗手的政策要繼續推行下去!”
“這不容易!”張良皺著眉頭道:“我們燒開水,基本上都是在郡縣之中,若是下放到邊遠地區,哪怕是以鄉來燒開水,想要建立那麼多的開水房,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燒開水並不容易,李適能夠把燒開水鋪開,不僅是因為李適開始開發煤炭這項燃料。
而更重要的是,一般上開水房都建立在主要幹道的河邊,從而確保了運輸成本,基本上所需要支付的隻是百姓工作的人力費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