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寺眾人跑了一日,到了傍晚時分,才陸續歸來,因查探之人位份不高,各處皆有所獲,不查不知,這一查,方才知道京城衙門的小吏們,多少都有幾個王公貴族的遠方親戚。
宋懷瑾回來之後,一邊令眾人彙報,一邊令戚潯記錄在案,待眾人齊齊說完,果然看到有幾家與此案有關。
王肅指著其中兩家,“這個人是淮陽侯府餘家的旁支,這個是前振國將軍樊家的遠親,這兩家,在淑妃娘娘生辰宴那日都入宮過,乞巧節夜宴當日,這兩家的夫人也都去赴宴了。”
宋懷瑾望著名單若有所思,又點頭,“行了,今日跑了一日,都辛苦了,我稍後去一趟刑部向王爺回稟,你們都下職吧,剩下未查問出的,明日再探。”
日暮西垂,眾人也都盼著歸家,紛紛應聲離去。
戚潯又幫宋懷瑾寫得工整了些,“卑職與大人一道去刑部吧。”
宋懷瑾自然無異議,等到暮色初臨,二人出了大理寺正門,直往遠處的刑部而去。
這日是七月最後一日,初秋的夜晚微有涼意,沿街許多衙門都已經關門落鎖,偶爾能看到一二衙司大門仍然開著,裏頭亮著燈,暖黃的微光從半掩的門縫裏流瀉而出。
見到傅玦之時,他已等候多時,宋懷瑾那份名單揣在袖子裏,根本未曾回稟,傅玦看了一眼天色,令二人落座,“時辰還早,不著急。”
宋懷瑾忙道:“王爺為何料定是今日?”
傅玦語聲沁涼,“再晚就來不及了。”
宋懷瑾有些坐立難安,戚潯也麵露愁容,幾人在堂中候著,直等到了二更時分,林巍從外快步而入,“王爺,出現了——”
幾人立刻起身,傅玦不做猶豫地帶著人朝外走去,宋懷瑾緊張地握緊刀柄,戚潯一顆心也砰砰直跳。
同一時間的大理寺後牆之外,一道黑影在牆下徘徊,足足徘徊了一盞茶的功夫,確定衙門裏無人之後,才趁著夜色,利落地翻入了高牆之內。
來人身形挺拔,步伐敏捷,落腳之地正是那堆滿腐木的後院,他無需多看,徑直朝前院走去,衙門大門早已落鎖,各處班房值房也關門閉戶,黑漆漆的夜幕之中,他的腳步像貓兒一般無聲無息。
他目的分明,準確的摸到了左廂房第二間值房,此處乃是當前查辦之案臨時存放證物的地方,門上的銅鎖鎖扣極緊,但他不慌不忙的從袖中掏出鑰匙,隻怕“哢”的一聲,銅鎖應聲而開。
他輕腳步入,直奔那存放證物的櫃閣,此時,他才從袖中掏出一枚火折子點燃,火光如豆,正好照亮他靛藍麵巾上清俊的眉眼,他從門口一路往西北,依次打開櫃閣,可當他連續打開了五個櫃閣,仍然不見白日裏所見的那本佛經——
按照慣例,最新的證物皆是存放在一個櫃閣中,可他分明在第三個櫃閣之中看到了呂嫣火場之中找出來的遺物,那本佛經在何處?
戚潯是對這些事十分老練了,她不可能放錯。
他疑竇叢生,一顆心也不安的狂跳,就在此時,寂靜無聲的前院之中,卻響起一串突兀的響動,他麵色大變,立刻滅了火折子,可刹那間,更明燦的火光卻在院中亮了起來——
火光不止一束,卻幾乎同時亮起,這樣利落齊整,根本是早有準備!
他遭雷擊一般愣了住。
很快,火光逼近門口,隨之而來的還有數道沉重的腳步聲,沒多時,傅玦和宋懷瑾出現在了門外,看著挨著櫃門站著的人,哪怕帶著麵巾,宋懷瑾也一眼就認了出來!
他不可置信道:“竟然是你!”
作者有話要說: 我來啦!今天也是頭禿的一天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