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人聽聞的盜屍案——伍子胥鞭屍雪恥(1 / 1)

^^一起來看書,一起來聊書,米花在線書庫天天陪著您,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和作者一起暢遊無限的想象空間^^

古代天子諸侯死後厚葬成風,價值連城的隨葬品吸引著後世盜墓者甘冒風險,競相盜掘。但有這樣一個故事,掘墓者勵誌十餘載,興兵滅敵國,掘開敵國已死國君的陵墓隻為報仇雪恨。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伍子胥鞭屍楚平王的故事。

曆經劫難,立誌複仇

伍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受太子少傅費無忌誣陷而被捕入獄。費無忌知道伍奢有兩個才能出眾的兒子,長子伍尚,次子伍子胥。他擔心殺害伍奢後,這兩兄弟會找他報仇,便建議楚平王以伍奢為人質,誆伍尚和伍子胥來國都,將伍氏一門鏟除。聽到這個消息,仁厚的伍尚立刻就要前往。伍子胥卻說:“平王召見我們,並不是為了免除父親之死,而是害怕我們兄弟將來報仇。我們去了,就是和父親一起死,還不如活著將來給父親報仇。”伍尚明知是圈套,可還是去了。伍子胥則憑借勇武逃離了追殺。聽到伍子胥出逃的消息,伍奢歎息說:“從此,楚國將遭受兵戎之難了。”然而,他沒能等到預言應驗的那一天,便與長子伍尚一同被殺。出逃的伍子胥發誓滅楚複仇。他曆經艱險,輾轉宋、鄭等國,落拓時乞討過活,危急時一夜白頭。幾次危難,幾次得脫。貧窮、疾病始終伴隨著他。最終,伍子胥來到吳國。www.tenluo.com

滿腔怨懟,鞭屍三百

為了得到重用,興兵伐楚,伍子胥幫助公子光鏟除當時的吳王僚,並為之消除後顧之憂。又向吳王闔閭,也就是公子光推薦了中國曆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家孫武為帥。最終,吳國在闔閭四年(前511)正式發兵,以伍子胥為將攻打楚國。這時,距離伍奢父子被害,已然整整13年!

其實,早在這次伐楚之前,伍子胥的仇人楚平王就已經去世了。聞得死訊,伍子胥放聲大哭。當時還未成為吳王的公子光很是奇怪,問:“楚王無道,害你父兄,你為何為他傷心?”伍子胥說:“我是傷心平王死,我無法為父兄報仇!”伍子胥對楚平王仇恨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吳王闔閭在位的第四年,伍子胥率領吳兵攻克楚國國都郢(今湖北江陵)。大軍破城之後,伍子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尋找楚平王的墓葬所在。

最終,伍子胥在郢都東門外找到楚平王的墓葬。殺害父兄的仇恨,鬱積十餘年的怨毒,隱忍砥礪曆經磨難的苦楚,最終使得伍子胥做出一件不容於中國古代情理的事情。他將楚平王的墳墓掘開,打開棺槨,拖出屍體,鞭屍三百下。更有甚者,如東漢人趙曄在《吳越春秋》中記載,伍子胥不僅開棺鞭屍,還用左足踩著楚平王屍體的腹部,右手挖著楚平王的眼睛,辱罵質問:“誰讓你聽信讒言,殺害我父兄?我父兄死得不是很冤枉?”

伍子胥隱忍十餘年,最終率領他國的軍隊攻入自己國家的都城,這便注定了他逃脫不掉千古非難。可是伍子胥立誌報仇、曆盡劫波的傳奇經曆和最終的悲慘人生,將這原本違背道德人情的鞭屍事件渲染得蒼涼而悲壯。“棄小義,雪大恥”最終造就了伍子胥的千古美名,而他日後為吳國鞠躬盡瘁最終以死報國的悲壯,終於為他鞭屍楚平王這段不光彩的經曆飾以正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