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晚上,陳聰又接到了靜雅的電話。
“陳聰,我已經和尼泊爾這邊簽訂了合作協議。這幾個大型的工程項目全部都使用騰達管材,預計有十多億的收入。”
“恭喜!”
“你先別忙著恭喜,我又仔細調劑了一下資金,目前我最多能拿出20個億的資金投資,再多我也拿不出來了。和尼泊爾搞合作,公司還要從德國進口兩條最先進的生產線,這又是一筆投入。陳聰,你看咋辦?”
“靜雅,你如果拿出這20億的資金來,是否能給你那邊的經營帶來麻煩和困難?如果有的話,那就再減少投資額吧甚至是也不用投資了。”
“我仔細核算過了,抽調這20億的資金,不會對我這邊的經營造成影響,但如果再多,那就要影響我這邊的經營了。我最多隻能出20億的資金。”
“好吧,20億就20億吧。”
但靜雅隨即問道:“我投資20億的話,能占多少股份?”
陳聰道:“百分之20多吧。”
“投資至少多少才能實現控股?”
“至少要40億。”
靜雅沉思了一會兒,道:“陳聰,我現在最多出20億,但我必須要對這個紡織集團實施絕對控股。魏民雖然可靠,但我如果沒有實施絕對控股,那我就沒有話語權和決定權了,一旦到了關鍵時刻,我也無能為力。你也知道,對這樣的投資,我向來是堅決不幹的。”
“靜雅,問題是你出資20個億,是無法實施絕對控股的。”
“如果實施不了絕對控股,那我就不投了。我可以借四個億,就當是幫你解決困難了。這四個億啥時候還都行。”
靜雅對陳聰可以說是仁至義盡,這讓陳聰也無話可說。
陳聰道:“靜雅,容我再好好考慮一下,你等我的電話。”
“嗯,好。我明天就回國了。”
“好的。”
第二天一早,陳聰帶著廖水直接來到了紡織集團。
魏民自從上任之後,就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兩個副總和辦公室主任到每個車間去看一看,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魏民的這一舉措,直接拉進了他和員工之間的關係,讓每一個員工感到總經理和他們是一心的,總經理就是他們堅強的後盾,個個幹勁十足。
魏民每天早上下到每一個車間,不光是檢查工作,當他得知哪個員工有什麼困難,他也會竭盡全力去幫助解決的。
棉紡廠成立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這樣的領導能如此關係員工,這就讓員工對魏民更加信任和擁護。
陳聰和廖水在魏民的辦公室等了一個多小時,魏民這才從車間返了回來。
魏民一進門,看到陳聰和廖水坐在裏邊,忙走上前去,問道:“陳書\/記,您啥時候來的?”
“嗬嗬,我們都來了一個多小時了。”
“哎呀,您為何不提前給我打個電話啊,讓您等了這麼久,實在是不該。”
看到魏民這麼自責,陳聰笑道:“魏民啊,你每天早上去每個車間視察一下,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啊。這可是密切幹群關係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