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京城裏發生了兩件大事,街頭巷尾人人都在念叨著,一件是禦王府的側妃懷上了龍孫,另一件事便是太子妃冒雨救子。
皇帝新添新孫,真一件大樂事,如今在皇帝君臨天的管製之下,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如今入冬就降初雪,這是在預示龍孫是哪天神下凡,真是一個吉瑞之年。
而禦王府的正妃到如今還是沒有好消息,不少人都在揣測她是不是那不下蛋的雞?就連比她結婚晚的太子夫婦也新添一女。
林昕妤冒雨救子的故事被傳成很多的版本,一個版本是這樣說的:太子與太子妃深夜回家,遇到路上躺著一臨盆孕婦,但孕婦體力虛耗過度陷入深度昏迷,林昕妤抱有一顆菩薩,讓太子殿下為她打傘,就地為婦人接生,婦人醒來後發現就自己的是太子妃,不勝感激,跪地求林昕妤領養自己的女兒為幹女兒。
另一個版本是,太子與太子妃再回府的路上忽聽嬰兒啼哭聲,掀開車簾子一看,便見太子府門口躺著一個婦人正在產子,林昕妤立即下車把人抬進太子府幫忙生產,因那孩子是她接生便收為養女。
三個月後,一間簡素的民舍裏,抱著繈褓的男子打開門,將林昕妤請進屋,“太子妃,寒舍簡陋,您請坐。”
林昕妤點點頭,隨意的找了個地方坐下,身邊的朱玉提著兩提打包的年貨,將它放在桌子上。
“漂亮姐姐,你是來看我的嗎?一個五歲的孩子從屋子裏興衝衝的跑出來,看到是林昕妤過來,歡喜的鼓掌道。
林昕妤點點頭,“嗯,我來看看你還有你妹妹,過些日子就是除夕,我來送年禮的。”
小童開心的爬上凳子,深長胳膊去拿盒子,“姐姐給我送來什麼好吃的了?”
男子抱著繈褓為林昕妤倒來一碗水,走進就看到自家沒禮貌的大兒正掀開盒子,抓起一塊糕點塞進嘴裏吃,他張口想喝止,見林昕妤坐在一邊莞爾,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便也舒了心。
自自家婦人生產過去三個月,林昕妤一直對他家照顧有加,經常打包一些好吃的送過來,還送來不少補品給自家媳婦吃,搞得他很不好意思,如此大恩,今生都無以為報。
但林昕妤擺手笑著說,“我現在是你女兒的幹娘,這些自然得盡點心。”
男子抱著孩子在林昕妤麵前跪下道:“小的謝過太子妃的大恩大德。”
林昕妤彎腰從男子手裏接過繈褓,逗弄著繈褓裏的孩子,婦人也從房間裏出來,見自家男人跪著,心裏有些惶惶,這是發生什麼大事了?便趕緊走過來在自家男人身邊跪下。
林昕妤轉頭看向跪在麵前的夫婦,“你們都起來吧,再這樣,我可要走了。”
夫婦對視一眼,這才站起身來,林昕妤抱了會孩子,便將孩子還給夫婦,並送了一盒金子,轉身離開。那一家子一路相送,直到林昕妤上了馬車,再也不是他們的腳步能跟上,這才回了家。
婦人開心的抱著盒子,那可是滿滿的金子,夠他們吃喝十年不愁,“夫君,我們發財了,真是沒想到,那太子妃出手如此大方?”
男子搖搖頭道:“這些金子我們不能花,”低頭看了眼繈褓裏雙眼緊閉又開始打呼嚕的嬰兒道,“我們得給我們家一個好前程,既然我們有了太子妃這層關係,我們到某個縣城買個縣令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這樣我們也不埋沒了太子妃的好意。”
婦人點點頭,的確,這些金子留著花也是花了,還不如大手筆一點改善孩子們的前程,“好,我聽說揚城的縣令已經六十歲了,早該告老還鄉,我們女兒現在可是太子妃的幹女兒,有了這層關係,我們再打點一下,不怕做不了那揚城縣令。”
上了馬車,朱玉問靠著車壁閉目養神的林昕妤,“太子妃,我們下一站去哪裏?”
林昕妤道:“好久沒逛街了,我們去街上聽聽戲吧。”
朱玉點頭,“太子妃,你為什麼要認幹女兒啊?還一下子給他們那麼多金子……”那兩個農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吧,指不定把金子都給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