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靨:臉頰上的酒窩。
(4)比幹:殷紂王的叔父。《史記·殷本紀》:“(比幹)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幹觀其心。”這裏稱讚林黛玉聰明過人。西子:也叫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傳說心痛時“捧心而蹙”的樣子很好看。這裏是說林黛玉非常漂亮,比西子還勝過三分。
“譯文”
似皺非皺的雙眉仿佛籠罩著兩縷輕煙,高興中帶有一絲憂鬱的雙眼脈脈含情。兩頰的酒窩露出些許哀愁,嬌弱的身軀好像常常被疾病侵襲。眼角微lu點點淚光,不時地又有些嬌喘。安靜時仿佛嬌豔的鮮花映在水中,行動時又好像柔軟的柳條在微風中擺動。聰慧的心靈較比幹還多出一點,微露的病容比西施還漂亮三分。
“賞析”
寶玉眼中的黛玉,自然要與眾人眼中的黛玉不同。你看光是對眉目的描寫,便充滿著奇思妙想,更別說“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之句,直可讓相如揖手、子建垂目。“心較比幹多一竅”之妙,不僅在於傳神地讚美了黛玉的聰明絕頂,同時也隱隱流露出對黛玉的小心眼和多愁善感的擔憂。“病比西子勝三分”既不著一字地讚美了黛玉容貌的美好,遠遠勝過“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俗套。又點明了黛玉體弱多病的特點,為後來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曹雪芹筆下的人物,成功之處就在每個人物都極具個性上,千人千麵,沒有絲毫的雷同。總而言之,林黛玉因為多愁善感、體弱多病、身世孤單、精神壓抑,加上寄人籬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己十分脆弱。作者在這裏通過文學的傳統意象,以大寫意的手法,對她弱不禁風的嬌態美作了極其生動的描繪。也為寶黛愛情的悲劇作了鋪墊。
護官符(1)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2)。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3)。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注釋”
(1)第四回門子送給賈雨村的俗諺口碑。
(2)白玉堂:漢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此處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金作馬:猶言以黃金開道。
(3)阿房宮:秦時營造的極其宏偉的宮殿群。《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秦惠文王造未就,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裏,閣道通驪山八十餘裏。”
“譯文”
賈家的富貴名不虛傳,白玉砌就的廳堂、黃金鑄成的駿馬。阿房宮方圓三百裏,也住不下金陵的一個史家。東海龍宮缺少白玉做成的坐床,龍王得請金陵王家來幫忙。豪富無比的薛家把珍珠視如泥土,黃金當成鐵。
“賞析”
所謂的“護官符”,就是保住烏紗帽,謀求進一步發跡的訣竅和秘密。此四句俗諺口碑表麵上以高度誇張的言詞,極言四大家族的富有,實則是向讀者展示四大家族的權勢無與倫比。曹雪芹原著的每一句下邊都有一行小注,是對四大家族始祖官爵並房次的簡單說明,也是對四大家族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顯赫地位的進一步落實。可惜被後來的一些抄本刪除了,但是讀者應當認識到這正是四大家族在政治上“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資本。當然,極度的繁華必將伴隨著極度的悲涼,窮奢極欲的生活已經走到了盡頭。戚序本在該回目中的批語說:“此等人家,豈必欺霸方始成名耶?
總因弟子不肖,招接匪人,一朝生事,則百計營求,父為子隱,群小迎合,雖暫時不罹禍網,而從此放膽。必破家滅族不已。哀哉”!
這種深刻的曆史教訓,同樣值得現在的人們借鑒。也有的紅學家認為:“賈史王薛”諧音“假史枉雪”,是作者以小說“假史”來為曹家被抄沒的史實來洗雪冤枉,可以作為一家之言,供讀者參考。
寧府上房對聯(1)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
“注釋”
(2)洞明:清楚明白。練達:幹練通達。
“譯文”
明白社會上種種事態都是學問,精通世間的人情世故就是文章。
“賞析”
這幅對聯立意極俗,用在寧府上房卻極恰當。它勸導人們去熟悉迎合社會上的種種事態,教育子弟洞察人情世故,以便應酬好上下左右的關係。從而達到仕途暢通、建功立業的目的。看了對聯之後,再看一下寧府內賈珍、賈蓉之流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窺見這些封建紈絝子弟的醜惡嘴臉。試問何為“世事洞明”?
又何為“人情練達”?
原來不過是封建偽君子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虛與委蛇,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擇手段的遮羞布而已。這裏的“世事”和“人情”和後麵史湘雲講的:“仕途經濟(經國濟世)的學問”有相通的地方卻又不盡相同。試想賈寶玉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叛逆者,最討厭那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所以一看到這幅對聯就忙說:“快出去,快出去,”斷斷不肯在寧府的上房裏休息。
秦可卿臥室對聯(1)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2)。
“注釋”
(1)秦可卿臥室內《海棠春睡圖》旁的對聯,作者托名北宋詞人秦觀所作,實際上並非秦觀手筆。
(2)嫩寒:輕寒,微寒。鎖夢:不成夢,睡不著覺。唐齊己《城中示友人》詩:“重城不鎖夢,每夜自歸山。”春冷:青春孤單寂寞。
“譯文”
初春時節天氣微寒,孤單寂寞難以入眠成夢;撲麵而來的香氣,是美人呼出的酒香。
“賞析”
這一回中對秦氏臥房的描寫全都假托曆史上的香豔故事。這幅對聯假托宋學士秦觀(字太虛)之名,實為曹雪芹模仿之作,但是其文采語調,儼然秦觀口吻。加上秦觀同秦可卿同姓,太虛又暗合“太虛幻境”之名,曹雪芹之匠心獨運可見一斑。對聯暗示出這種美輪美奐、極盡香豔的環境的虛幻,旨在通過秦氏的荒**映射寧府眾人的墮落,抑或暗示她對寶玉的性誘惑。或說秦可卿表字兼美,是兼取寶釵和黛玉二人之長,而去二人之短。又或說對聯中間的《海棠春睡圖》象征在後四十回佚稿中有史湘雲繼黛玉、寶釵之後同寶玉結為連理者,尚有待進一步考證。
警幻仙姑歌(1)
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2)。
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3)。
“注釋”
(1)第五回賈寶玉乍入幻境,聽見山後有女子唱這首歌。
(2)“春夢”句:比喻歡樂短暫,青春易逝。
(3)閑愁:無謂的煩惱。
“譯文”
春天的夢境像浮雲一樣容易消散,繽紛的落花隨波逐流漸漸遠去。奉勸那些癡情的青年男女們說:何必自尋那些無謂的煩惱。
“賞析”
這是寶玉來到太虛幻境聽到警幻仙姑唱的第一首歌,歌詞以春夢和飛花諷喻現實生活中的明爭暗鬥和世事無常、青春易逝。同時也警示了大觀園中眾女子的美好生活轉瞬即逝,一切美好幻想都將像飛花一樣逐水漂流,不知所終。脂硯齋在“何必覓閑愁”一句下批曰:“將通部人一喝。”可見“閑愁”不閑,其中不僅有封建禮教對青年男女的束縛和毒害,也有封建統治階級腐朽生活所帶來的惡果。這句詩既可以看作是對全書人物的感慨,也可以看作是曹雪芹對整個人生的感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