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應製詩自然要以頌揚和恭維為基調。薛寶釵的這首詩和賈家諸姊妹的文字相比較,雖然句句不離頌聖,但氣氛更加莊嚴,恭維奉承也更含蓄。實在是一首標準的應製之作。它不僅典雅渾厚、字斟句酌,而且對仗工整、措辭得體。極盡讚頌皇恩浩蕩,宣揚忠孝節悌之能事。比起那些一味吟詠山水風月、舞榭歌台的詩句要高出許多。所以賈妃一再稱讚這首詩“與眾不同。”“自慚”一句,猶顯寶釵的深沉老練。與精明倔強的探春相比較,兩人內心世界的迥異,被曹雪芹刻畫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世外仙源
林黛玉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穀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注釋”
世外仙源:人世間以外神仙居住的地方。唐代王維《桃源行》詩:“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別紅塵:不同於人世間。
金穀酒:晉代石崇家有金穀園,曾經宴飲賓客於園中,名賦詩,不成者,罰酒三鬥。這裏指大觀園裏大開筵宴,命題賦詩。玉堂人:指賈妃。
“譯文”
著名的大觀園建築在哪裏?
仿佛遠離了紅塵的仙境一般。借來了天地山川的鍾靈毓秀,增加了景色物華的清新氣象。花草芳香和金穀美酒的香味融合一起,鮮花嬌媚猶如玉堂裏的美人。能夠獲得皇妃的恩寵是何等榮幸,且看那宮中的車輛來來往往連續不斷。
“賞析”
被元春評價為“與眾不同的”兩首應製詩,除了前麵寶釵那一首,就是林黛玉這一首了。林黛玉本來想借這個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將眾人壓倒”。不料元春隻命題一匾一詠,本來摩拳擦掌,準備大作特作的林妹妹好像泄了氣的皮球,隻胡亂作了一首五言應景。這首詩盡管作者沒有精心布局安排,卻仍然自然流麗,清新纖巧,表現了林黛玉對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其格調同寶釵所作並不一致。雖然也對元春的到來表示歡迎,但是語言更加含蓄,用典也更加精妙。尤其是“金穀酒”一典,隱喻石崇故事;“花媚”一詞,語帶譏誚。這些春秋筆法,還需要讀者用心去領會。
有鳳來儀
賈寶玉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注釋”
秀玉:秀麗的,像玉石一樣的竹子。
竿:竹子的主幹,一棵謂之一竿。個:竹葉的形狀像一個個“個”字。
迸:噴湧,分裂。礙:阻擋。
晝初長:原指冬天過去,白天漸漸變長。這裏指美好的生活剛剛開始。
“譯文”
秀美的綠竹剛剛結出了果實,正好等待鳳凰的來臨。一根根碧綠青翠好像要滴下水來,一片片竹葉透出絲絲清涼。竹林茂盛擋住了要濺上台階的泉水,竹葉稠密妨礙了爐香穿簾飄揚。不要晃動竹子,搖碎斑駁的竹影,但願甜美的好夢酣暢舒長。
“賞析”
這是寶玉奉命題寫瀟湘館的一首詩。大觀園內景物雖多,而寶玉獨題瀟湘館、蘅蕪院、怡紅院三處,可見作者安排的精巧。這意味著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的愛情糾葛必然是《紅樓夢》一書的中心所在。另外,讀者還應該看到,在眾人的諸多應製詩中,唯有寶玉的這三首和黛玉替作的《杏簾在望》沒有諛媚之詞。這正是他“不通世務”的叛逆性格的真實流露。瀟湘館後來成為林黛玉的住所,竹子又是“歲寒三友”之一,高潔的品質曆來為人們歌頌讚賞。寶玉全詩圍繞竹子秀美高潔,正是要讚美黛玉忠於愛情、遺世獨立的高貴品質。
蘅芷清芬
賈寶玉
蘅蕪滿淨苑,蘿薜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冷翠滴回廊。
誰謂池塘曲,謝家幽夢長。
“注釋”
蘅芷:杜蘅和白芷,都是香草名。
蘿薜:女蘿和薜荔。屈原《九歌》:“被薜荔兮帶女蘿。”後用來代稱隱士的服裝。
冷翠:清涼的露水。
謝家:指南朝謝靈運。傳說謝靈運在永嘉西堂作詩,思考了一整天都沒有想出來。恍惚中夢見堂弟惠連,即刻想出“池塘生春草”的佳句。說:“此語有神助,非吾語也。”
“譯文”
蘅蕪草兒長滿了清潔安靜的庭院,薜荔女蘿更是增加了院子裏的芬芳之氣。藤蔓軟軟的襯托著三春芳草,柔順的牽引著縷縷清香。淡淡的霧氣彌漫著彎曲的小路,清涼的露水滴落在婉轉的走廊上。誰說“池塘生春草”這樣的好詩句,隻出現在謝靈運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