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1 / 2)

豪華雖足羨,離別卻難堪。

博得虛名在,誰人識苦甘?

“注釋”

博得:取得,贏得。

“譯文”

豪華富貴雖然值得世人羨慕,骨肉離別的痛苦卻實在讓人痛苦。盡管贏得了衣錦榮歸的虛名聲,可是又有誰知道這其中的傷心之處?

“賞析”

這首詩是寫賈元春歸省的,詩的語言淺顯而蘊意深刻。詩中把賈元春才選“鳳藻宮”說成是“虛名”,說其中“甘苦”無人識得。深刻揭露了封建帝王的宮闈實際上是戕害婦女的死牢,說明這種豪華和富貴並不值得人們羨慕。脂硯齋批雲:“好詩!全是諷刺。近人諺雲:‘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真罵盡無厭貪癡之輩。”戚序本雖然沒有“詩曰”字樣,但是批語仍在,可見這首詩應當是作者寫的標題詩。

有鳳來儀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注釋”

第十七回大觀園題詠。有鳳來儀:語出《尚書·益稷》,意思是有鳳凰來到這裏棲息。古代以龍鳳為配偶,所以此題有歌頌元春省親之意。

寶鼎:雅稱茶爐。煙,烹茶的蒸氣。

“譯文”

煮過茶的茶鼎上還有綠色的茶煙繚繞,幽靜的窗前剛下完棋的手指仍覺冰涼。

“賞析”

《尚書·益稷》記載:當演奏虞舜時期的韶樂時,由於音樂美妙動聽,把鳳凰也引來了;又傳說鳳凰以練實(竹實)為食(見《莊子·外物》)。這裏題詠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後來的瀟湘館),古人又龍鳳並稱,以鳳凰比喻後妃。所以寶玉在這裏以鳳凰來歸比喻元春省親,非常貼切得體。後來此地歸黛玉居住,又有稱讚黛玉為“人中之鳳”的意味。脂硯齋在這裏批曰:“果然,妙在雙關暗合。”對聯的內容寫的是封建貴族的奢侈和清閑,又暗合寶玉後來在詩社的雅號“富貴閑人”,由此可見作者書中無一處閑筆。

題大觀園

賈元春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始築成(1)!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2)。

“注釋”

(1)這是賈元春題了前麵的對聯後,又題寫的一首絕句。工夫:工程和勞動力。

(2)備:齊備,齊全。錫:同“賜”,給與。

“譯文”

銜接青山環繞綠水建築精巧,不知耗費了多少工程和人力才修建完成!天上人間的種種美景都已經齊全,這麼好的園子就叫“大觀園”吧。

“賞析”

這首詩運用典型化的寫作手法,在平淡中寓深意。既表現了大觀園豪華闊綽的氣派,體現了元妃身份的雍容典雅和氣魄的宏大。又把書中的現實生活和“太虛幻境”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讓大觀園成為封建宗法社會的一個縮影。盡管元春自稱“不長於題詠”,她的才情卻於此可見一斑,而前麵所表的元春對寶玉“手引口傳”,亦當不虛。同時,曹雪芹也用大觀園的工程浩大,建成不易暗表自己創作《紅樓夢》的艱辛。

曠性怡情

賈迎春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1)。

誰信世間有此境,遊來寧不暢神思(2)?

“注釋”

(1)額:題額。

(2)寧不:怎不。

“譯文”

大觀園建成後景致齊備精巧奇特,我奉命不好意思的題寫了“曠性怡情”。誰能相信人世間竟然會有這樣美好的地方,到此一遊怎能不叫人神情舒暢,心曠神怡。

“賞析”

這首詩是賈迎春題寫的。迎春性格怯懦,立誌平庸,所以沒有豪情壯語,隻有對大觀園內景色的讚賞和對“曠性怡情”四字的反複詮釋。“羞題”二字活畫出一個妙齡少女的本Se情態。

萬象爭輝(1)

賈探春

名園築出勢巍巍,奉命何慚學淺微(2)。

精妙一時言不盡,果然萬物生光輝(3)。

“注釋”

(1)這首詩是探春所作。

(2)巍巍:形容建築物氣勢雄偉的樣子。何慚:有什麼慚愧的。

(3)精妙:精微玄妙。

“譯文”

大觀園修建的氣勢雄偉,我奉命題詠也不怕才學淺微。精微玄妙的景色一時難以說盡,(貴妃的臨幸)果然讓人間萬物增輝添彩。

“賞析”

以探春的才情而言,這首“應製詩”實在沒有什麼新意。因為探春“自忖亦難與薛林爭衡,隻得勉強隨眾塞責而已。”這是在沒有真情實感的情況下寫出來湊熱鬧的,並不是有感而發,所以不能打動讀者也就不難理解了。但是“奉命何慚學淺微”一句仍然隱隱露出一股塊壘之氣,表現了她滿懷自信和精明能幹的一麵。末句也不忘點出匾額“萬象爭輝”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