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造化(1)
賈惜春
山水橫拖千裏外,樓台高起五雲中(2)。
園修日月光輝裏,景奪文章造化功(3)。
“注釋”
(1)這首詩是惜春所作。
(2)橫拖:逶迤延伸。五雲:五色雲彩。
(3)文章造化:文章指彩色和花紋。古代以青赤相間為文、赤白相間為章。造化,指大自然的創造孕育。
“譯文”
青山綠水綿延遠至千裏以外,樓閣亭台高聳直入五色彩雲之中。大觀園在浩蕩的皇恩裏得以修成,美麗的景色真是巧奪天工。
“賞析”
四小姐賈惜春因為擅長繪畫,所以用誇張地藝術再現手法,把風景不俗的大觀園展示在讀者麵前。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也!
這首絕句既高度讚美了大觀園內巧奪天工的建築藝術,又告訴讀者:沒有日月的光輝和天地的造化,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詩中所用“五雲”、“造化”等字眼,似乎和她後來選擇出家的道路不無關聯。以惜春這樣小的年紀,能做出這樣的應製詩,也屬難得了。
文采風流(1)
李紈
秀水明山抱複回,風流文采勝蓬萊(2)。
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香裙舞落梅(3)。
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台(4)!
名園一自邀遊賞,未許凡人到此來(5)。
“注釋”
(1)賈元春題完詩聯之後,又命眾姊妹各題一匾一額,這是李紈所題。有的版本也作探春所題。
(2)秀水明山:互文,意思是風景明秀的山水。蓬萊:傳說中東海中的三座神山之一。
(3)歌扇:歌舞時所用的扇子。
(4)珠玉:比喻談吐或者詩文高雅優美。《晉書·夏侯湛傳·抵疑》:“咳唾成珠玉,揮袖出風雲。”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譯文”
清秀明媚的山巒和流水曲折縈回,色彩絢爛的景色勝過蓬萊仙境。綠色絲綢裁成的歌扇和芳香的花草難以分辨,紅色綢緞做襯的衣裙和飄落的梅花翩翩飛舞。字字珠玉的詩文本應該在盛世流傳,皇妃駕幸大觀園就像神仙下到瑤台一樣(讓人激動)!
名貴的園林一旦經過貴妃的遊賞,世俗的凡人便再也不允許到這裏來。
“賞析”
這首詩的格調還比較清新,文句也還婉麗,但是內容上既缺乏連貫,形式上也不夠自然。整體上來說是比較符合李紈缺乏才情,但尚有修養的個性和身份特征的。也可見後來海棠結社時李紈提出對她和惜春不做過多要求是有來由的。不過它也讓李紈更加符合“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禮教要求。全詩除了對皇恩浩蕩和賈妃省幸極盡歌頌之外,並無絲毫新意。不過以李紈的思想和處境,能夠做出這樣的應製詩,也算是難能可貴了。另外從詩中也可以隱約反射出作者對封建社會仍然存在著一絲絲留戀情懷。
凝暉鍾瑞(1)
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穀,修篁時待鳳來儀(2)。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3)。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4)。
“注釋”
(1)凝暉鍾瑞:光輝和祥瑞全都聚集。暉,用日光來比喻皇恩,鍾,聚集。
(2)修篁:修,修長;篁,竹子。修篁,即竹林。
(3)著:著名,顯赫(指聲名)。宸遊:皇帝外出巡遊,這裏指賈妃省親。宸,皇帝的居處。孝化:以孝為基礎的封建教化。封建統治者多標榜以孝治天下。隆:發揚。
(4)睿藻:聰明的才智。仙才:堪與神仙媲美的才華。恭維賈妃的意思。
“譯文”
美好的園林建築在那帝王之都的西方,在晴和的陽光和吉祥的雲彩籠罩下神奇異常。高高的垂柳歡喜的迎接從幽穀中遷徙來的黃鶯,修長的翠竹時刻恭候著鳳凰飛來棲息。文采風流在貴妃臨幸時更加昭著,孝悌的美德在貴妃省親時進一步發揚光大。皇妃的聰明才智在生花的妙筆下得以充分體現,自己慚愧才疏學淺,哪裏還敢再來作文賦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