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牛奶對健康的危害(4)(1 / 2)

2.影響大腦發育生命體精妙絕倫,真是難以想象,盡管科學已進入所謂昌明和尖端時代,然而若想去模擬製造生命,恐怕仍是天方夜譚。這是造物主的神妙所在,造物主的神妙時時處處都有體現。現以人和牛為例。人和牛是兩種不同的生命體,其一出生,上蒼即為各自安排了不同的飲食。現僅從牛奶和人奶的成分來看,也可窺見其配比組合神妙之一斑。對此學者雖有披露,但仍顯粗疏淺薄,欠全麵準確。現據我的研究、理解與思考詳述如下。

先從人與牛的發育與壽命來看,人的生長期是20~25年,牛的生長期是4年。根據科學家研究,一般自然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按此計算,人的自然壽命應為100~170歲,牛的自然壽命為20~30年。正因為此,因而人發育比牛的發育緩慢。小牛出生後前3個月內,每個月其骨骼與體重皆增長一倍;而嬰兒呢,根據1995年中國9城市0~7歲兒童體重及身高平均值表,除初生第一個月增長體重34.34%外,以後要10個月才能增長到其體重的一倍。體重增長快,必須要多量蛋白質,骨骼增長快則需要大量的鈣,故造物主設計了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是人奶的3倍,鈣的含量是人奶的3.5倍之多。牛的生命全部意義是吃草繁育後代或代人幹活,不需要使用大腦;而人是萬物之靈,有思維、感情和語言,這是人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人在幼兒時即會笑、識人、有情感、會學語,故腦部發育特快。嬰兒期的頭6個月,腦細胞數目持續增加,至6個月齡時腦重量增至出生時的2倍(600~700克);後6個月腦部發育以細胞體積增大及樹突增多和延長為主,神經髓鞘形成並進一步發育;至1歲時腦重達900~1000克,接近成人腦重的2/3。為了適應這一發育的需要,造物主在人奶中安排了大腦發育必備的多種物質,這類物質供應是否充分與恰當對大腦的發育與成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響其一生的智力發育。在這類物質中有:①卵磷脂。卵磷脂屬脂類,腦組織的脂類含量比任何器官都多。脂類包括卵磷脂、膽固醇、糖脂、神經磷脂等,其中以卵磷脂含量最多,需求量最大。卵磷脂被營養學家譽為與蛋白質、維生素並列的第三營養素(《大夫網》)。其功能很多,主要參與構建細胞膜和神經係統。大腦是神經中樞,故此物對兒童尤能資助大腦發育。嬰幼兒時期是大腦形成、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智能發育最為迅速、最易受損的時期,補充足夠的卵磷脂對於構建大腦健全的神經係統非常重要,因而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有人把卵磷脂稱為真正的"腦黃金"。卵磷脂在牛奶中含量較少,100毫升牛奶中僅含30~50毫克,而100毫升人奶中則含有卵磷脂80毫克。正因為如此,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規定,在嬰兒奶粉中必須添加卵磷脂。最近南京等地的一些乳品加工廠也生產添加大豆卵磷脂的磷脂奶粉,其原因皆因牛奶缺少卵磷脂,不利於人的大腦發育和不適應人體的需要。②牛磺酸。牛磺酸是一種非蛋白質氨基酸,它是保證大腦發育的又一重要物質。它對嬰兒的大腦及視網膜發育和鈣、磷的消化,吸收有著十分重要的功能。因這一需要,人奶中牛磺酸含量很高,而牛奶中牛磺酸的含量僅為人奶含量的1/30。由於嬰幼兒體內轉化牛磺酸的酶活性很低,因而牛磺酸必須靠外界供給。正因為如此,所以蘭州和國外的某些營養奶廠均在牛奶中添加牛磺酸。③葡萄糖。腦組織本身不能貯存葡萄糖,隻能利用血液中提供的葡萄糖。血中葡萄糖即血糖,主要來源於飲食。腦消耗的葡萄糖量很大,幾乎占人體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2/3。因而要維持人大腦的正常發育,飲食中必須提供充足的葡萄糖。腦的功能健全也需要足量的葡萄糖。美國科學家戈爾德教授對葡萄糖與學習的關係做過深入研究。他把學習者分為兩組,一組在學習一段時間後注射葡萄糖,另一組則置之不理,然後對兩組學習者分別做了學習測試。結果表明:注入葡萄糖組學習者成績要好於沒注入葡萄糖組學習者。這一現象通過對老鼠的實驗也得到驗證。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情況,一些早餐僅喝牛奶和煮蛋的學生,上午上課時會出現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差的現象。這些均足以證明補充足夠葡萄糖對維護大腦的健全功能是多麼重要。分析一下牛奶和人奶葡萄糖的含量,亦可發現兩者的利弊所在。奶中的糖主要以乳糖形式存在,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因而乳糖的含量大,分解出的葡萄糖就多。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為4.6%,人奶中的乳糖含量為7%,人奶含糖量是牛奶含糖量的1.52倍。還有就是乳糖分解必須有乳糖酶參與。前文已述,亞裔黃種人在嬰兒時體內尚有乳糖酶,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乳糖酶漸趨缺失,乳糖就無法被分解吸收。④鐵。鐵是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之一,是人體許多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鐵除與原卟啉結合成血紅素,血紅素與珠蛋白結合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以完成對組織供氧和帶走二氧化碳的代謝等功能外,鐵還參與細胞中許多重要酶的合成。缺鐵除引起缺鐵性貧血外,還會對人的神經係統造成損害。主要影響神經的傳導,使兒童出現智力降低和行為障礙,甚至對兒童的認知功能和行為發育具有較長期的不良影響。缺鐵引起嬰幼兒行為、智能發育障礙的原因在於:第一,缺鐵引起腦組織能量代謝障礙。嬰幼兒腦發育快,能量需求大,其中絕大部分以有氧氧化的形式由葡萄糖供給。在能量代謝的關鍵步驟中,許多酶活性作用的發揮有賴於足夠量鐵的存在。缺鐵時,所有這些酶的功能將受到限製,從而影響腦組織的能量代謝。第二,苯丙氨酸及兒茶酚胺代謝異常。正常情況下苯丙氨酸有兩條代謝通路,一條是經苯丙氨酸羥化酶轉換成酪氨酸而代謝為兒茶酚胺,另一條是經苯丙氨酸轉氨酶代謝為苯丙酮酸。其中苯丙氨酸羥化酶是一種含鐵酶,缺鐵時該酶活力下降,使苯丙氨酸轉換成酪氨酸減少,從而使兒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合成降低,而兒茶酚胺是正常腦細胞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神經遞質,其在腦組織中含量的降低導致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異常,使行為、智能發生障礙。另一方麵由於苯丙氨酸羥化酶的活性降低,使苯丙氨酸經另一途徑代謝成苯丙酮酸,並使之大量積聚,而苯丙酮酸具神經毒性,長期在腦內蓄積可致智力發育障礙。兒茶酚胺在其分解代謝過程中,單胺氧化酶是關鍵酶,而此酶是鐵依賴酶,其活性有賴體內有充足的鐵,缺鐵時此酶活性下降,兒茶酚胺代謝異常,從而產生行為、智能障礙。第三,缺鐵使腦內多巴胺受體功能下降,產生行為障礙。第四,乙酰膽堿是與學習記憶關係最為密切的神經遞質,缺鐵時大腦海馬區乙酰膽堿含量下降,從而影響兒童學習記憶功能,影響智力發育。第五,DNA合成時需要鐵,故缺鐵還可損害神經元的發育和髓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