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作者序:_醜陋_並糾結(2 / 2)

我們不光在思維上是糾結的,在行為上也一樣。改朝換代的故事在我們的曆史裏屢見不鮮,那些故事的主角,也就是將要榮登大寶的皇帝們總是扭扭捏捏,以此掩飾自己的欲望,對夢寐以求的皇位,偏要推辭一下,最後在大臣的"脅迫"中,"不得不"做了皇帝。仿佛這是表現德行的必需,明明是他們最缺少的,但又是他們最看重的。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一種以道德為標榜,但又最缺乏道德的文化。這文化中到處都是矛盾,被它洗禮過的人們總是生活在糾結當中。而這種文化的力量太過強大,使我們沒有自知的能力。不過,這個怪異的龐然大物也曾遭受過攻擊,很多人都對它提出過批判,魯迅先生曾把我們的文化比喻成殺人凶手,他說我們的文化是吃人的,在潛移默化中,利用仁義道德將人們的靈魂一點點腐蝕掉了,剩下的隻是一個個空空的軀殼。柏楊先生也曾對這種文化進行過激烈的批判,他把我們的文化比喻成一個大醬缸,經過千年的沉澱,留下了一缸腥臭的大醬,把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沾染了,讓大家變得麻木,變得醜陋,變得陰暗。

但,文化的強大是人們難以想象的,雖然經過了這麼多的批判,直到今天它仍在影響著我們。在時間麵前,文化仿佛成了不可戰勝的巨魔,身上插著先輩們刺向它的匕首,依然頑固地挺立著。我想,當魯迅先生和很多發現我們的文化有問題的前輩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也許會傷心吧,雖然他們付出了很多,但曾批判過的現象卻依然存在。我們的文化依然在吃人,這種文化環境下的人們還是那麼醜陋,那麼的陰暗,甚至多了一份糾結。這份醜陋溶於我們的血液,是一種古老的繼承。它,來自我們祖先給我們製定的各種規矩。

我們民族的最大問題就在這裏。曾經的團結是為了抵抗自然的災害,我們是在用個體意識的犧牲來獲得群體的生存。但是,當我們有了對抗自然的能力之後,不但沒有拋棄這種思維,反而把它當成了自己該去繼承的傳統。這種思維上的落後,導致了我們今天的錯亂。而我們想要擺脫這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拋棄那些阻礙我們進步的傳統,以期獲得新生。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我們的文化,找到問題所在,明白它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必須找到文化的傳承密碼,才能夠將其中的問題徹底殺死,隻有它死了,我們才能逃避被吃的命運,改變自己醜陋、陰暗的形象,走向真正的文明。筆者希望通過此書向讀者展示我們的文化是如何作用於每個個體,讓我們變得醜陋;亦通過對文化的批判和撻伐,找出我們民族的根性,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本書的立意不單是批判,更是為了新生。在每一個章節中,例舉了許多曆史故事,通過對曆史人物思維的深度解讀,找到他們思維的基礎點,發現其中的問題,從而得到啟示,使我們明白,我們一直維護的傳統,正是阻礙我們進步的絆腳石,隻有搬開這石頭,我們才能夠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