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河北宣工同病相憐,由於長期虧損,ST秦嶺(600217.SH)以前同樣是一隻“高危”股票,2009年8月,公司停牌進行破產重整,停牌期間,公司存在被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根據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指定管理人決定書》,法院指定了公司清算組擔任公司重整的管理人,這一清算組可謂“陣容強大”,銅川市常務副市長親任組長,副組長為銅川市副市長尚洪澤、銅川市國資委主任郭寶倉、北京中和應泰財務顧問有限公司的楊光華。此外,銅川市組織部、監察局、國資委、發改委、重工辦、經委領導、相關各局級領導以及相關專業人士分任清算組成員。
在政府力挺之下,冀東水泥成為了公司的控股股東,將其近兩年在陝西布局的水泥資產整合注入*ST秦嶺,最終完成其足立陝西、進軍西北的戰略收關工作。
象嶼股份複牌漲幅翻番
與上述兩家公司都是當地政府操刀不同,*ST夏新(600057.SH,現已更名象嶼股份)原控股股東為夏新電子有限公司,原實際控製人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屬於央企範疇,不受地方政府直接管理,但這也並不妨礙該公司重生的命運。
由於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連續三年虧損,*ST夏新自2009年5月27日起實行暫停上市。但在各方的努力下,*ST夏新通過向特定對象廈門象嶼集團和象嶼建設發行股份,以購買象嶼股份100%股權(其中象嶼集團持股96.18%,象嶼建設持股3.82%)。象嶼股份主要業務是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大宗商品采購供應、倉儲運輸、進口清關、供應鏈信息、融資結算等全方位的綜合管理服務,*ST夏新至此正式進入物流行業。恢複上市首日,該股漲幅將近一倍。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對於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一旦發生任何問題,政府是異常重視,並且傾力挽救的。這也為那些希望參與重組股的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搭上由政府親自掌舵的財富快車。
此外,公司最好債務關係要明晰,股本結構要明確。大多數暫停上市的公司都有資產質押、股權質押、股權被凍結或是擔負巨額債務的情況,這必然增加了重組的難度。投資者必須要詳細分析上市公司的債務狀況和股權結構,越複雜的公司越難實現重組,同時也會導致重組時間過長。但是,隨著《破產法》的施行,重組時可以沿用破產重整,將上述問題一攬子解決掉。但還是可能需要投資者讓渡部分股權償債,從而抬高了自己的持股成本。
另外還要強調的是,雖然地方政府很“熱心”,但投資者最好不要參與創業板虧損股的交易。因為按照深交所的規定,創業板實行直接退市製度,不再實行長時間的“退市風險警示”製度。第一,公司達到暫停上市條件,其股票即停止交易;達到終止上市條件即摘牌。第二,根據不同情形進一步縮短退市時間,保證問題公司和績差公司盡快退出市場,使創業板真正實現存優汰劣,健康發展。第三,不允許暫停上市公司利用資產重組方式恢複上市。
第三節小股本低股價
一般而言,對於國資背景的虧損公司,其重組的確定性要大於民企背景的公司。但正如上一節所講到的,由於A股市場殼資源的稀缺性,實際上任何一個虧損公司都是“香餑餑”。所以,如果要投資暫停上市股的話,背景問題隻是一個考量因素,並非最為重要的因素。
那麼,投資暫停上市股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呢?
答案是:小股本、低股價。
投資暫停上市股,就是賭公司重組後“烏鴉變鳳凰”,那麼選擇即將暫停上市的公司必須有吸引重組方的條件。隻有優秀的重組方借殼,投資者才能利益均沾。
由於在重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向重組方增發股份購買資產。對於小股本的上市公司,重組方無需耗費太多資產,就能夠取得較多的股權。
以*ST遠東為例,總股本僅1.99億,流通盤達到1.62億,即使重組中定向增發2億,就可以使占股比例達到50%。但是,如果總股本是4億的ST公司重組,要達到持股比例50%就需要增發4億,那麼重組的成本也就翻了一倍。所以,股本小的公司最受重組方青睞。
如果殼資源的股本太大,重組方不僅要花大價錢才能盤下,而且關鍵是重組時很可能要進行縮股,這對於投資者的利益損害是非常直接的。例如,已經暫停上市的S*ST北亞原來的總股本是9.797億股,後來披露的重組方案是流通股東原來的每10股縮成3.58股,結果遭到中小股民到法院集體維權。如果是對殼資源有研究的投資者,就不會參與這樣的股票。
與小股本如影隨形的,是較低的股價。
如果一個重組方資產的評估值是12億,在公司的股價是6元的情況下,重組方隻能獲得2億股;但如果公司股價跌到3元,重組方就能獲得4億股。重組方的任何條件都沒有發生改變,獲得的股份卻是前一種方式的一倍,因此他們當然更喜歡低股價的公司。
還一個重要原因是,A股市場一直有“恐高症”,投資者更喜歡炒作低價的股票。因此,重組股如何股價低的話,日後的上漲動力也更強。縱觀近年來恢複上市後暴漲的公司,無一不與低股價有關。如果暫停上市之前的股價過高,那麼重組後的股價上升的空間就非常有限,賺錢效應也就不強。
如之前所述一日暴漲十倍的ST黑龍,停牌前的股價就隻有0.98元。即使上漲了十倍,首日的收盤價也隻有10.85元,在整個市場絲毫不起眼。
另一個比ST黑龍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順發恒業(000631.SZ),恢複上市當天,以6.84元開盤,漲幅超過了900%,而這還未抑製住其飆漲的激情,開盤後不到一分鍾時間,順發恒業就直線飆升至14.88元,漲幅達到了1857.9%。該股票被交易所臨時停牌至交易結束前最後三分鍾。最終,順發恒業收於10.30元,漲幅1255.26%。全天來看,順發恒業就隻成交了四筆,開盤集合競價一筆,開盤後一筆,尾盤集合競價時兩筆。全天換手率6.61%。
順發恒業最高漲幅達1857.9%,全天隻成交4筆
究其原因,該股停牌前股價隻有0.76元。雖然漲幅這麼大,但收盤價也隻有10.30元,同比一些地產公司,價格並不算高。
然而,隨之投資者對於暫停上市股的投資價值日益清楚,不少人紛紛湧入這個細分領域,從而使得股價難以跌到低位。另外,近年以來雖然大盤行情並不景氣,但比起2001-2004年的大熊市還是好得多,市場已經基本看不到1元以下的股票,致使重組股的超額收益在收窄。但總的來看,還是比投資其他的股票收益要好很多。
從2011年4月28日起,*ST金城(000820.SZ)由於連續三年虧損而暫停上市。但是,從年初以來,*ST金城從最低價4.43元,一路上漲至最高價6.28元,漲幅高達42%。與此同時,當年一季度,該股的換手率也高達163%,意味著大量新資金介入。這種強勢漲幅和換手的背後,是市場對於*ST金城重組成功的強烈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ST金城大股東錦州鑫天紙業有限公司2011年還在大力減持股份,持股總量已從初始29.76%下降至15.04%。這種大力套現,可能是需要兌現資金,但也可能是為了將籌碼轉移給利益關聯方;其次,隻有將持股比例降低,未來將股權轉讓給重組方並進行增發股份後,重組方的持股比例才不至於超限。
從股價和股本的情況來看,*ST金城停牌前股價6.16元,雖然與以往1元價格的股票相比是高了,但在當時整個二級市場的環境下,還算是比較便宜的。此外,公司總股本也隻有2.88億股,這樣的體量非常適合借殼。太小的話,會形成大資產裝進小公司,從而使得持股比例過高。
根據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股權分布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是指:社會公眾持有的股份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25%;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社會公眾持股的比例低於10%。其中,社會公眾不包括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及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人。上市公司股權分布發生變化,連續20個交易日不具備上市條件的,交易所將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自暫停上市交易之日起12個月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的,將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