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矛盾激化(2)(1 / 1)

在舒城,李鴻章從降軍的手裏得到太平天國繪製的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省單張全圖,心下不由大喜。李鴻章沒有聲張,將四張地圖收好,這才稍作布置,率江忠義所部出城撲向肥西。

袁甲三援軍在李鴻章之後才到。福濟見排斥袁甲三的時機成熟,當下便起草參折,連夜遞往京師。福濟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的麾下,又會增加近萬名軍兵。

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元月,福濟在廬州大動土木,重修巡撫衙門。聖旨恰在這時飛速送了進來。

福濟會同和春、張國梁等急忙跪接聖旨。聖旨先表彰福濟之功,稱其“智勇兼備,老成謀國,賞其頭品頂戴、雙眼花翎並加太子少保銜”;聖旨對和春也是一番讚揚,稱該員“統軍有法,製敵有方,著加欽差大臣銜督辦安徽全省軍務”。聖旨表彰的第三個人不是李鴻章,而是和州知府元詳。加元詳道員銜賞三品頂戴署安徽按察使並署和州知府。元詳之後才是李鴻章,著將李鴻章交軍機處記名以道府用。隨後則是江忠義、吳全美等人。袁甲三則被召進京師問罪,所遺之師交由福濟統轄。可謂皇恩浩蕩,無一疏漏。

福濟在廬州大擺酒席慶功,興高采烈的元詳圍在福濟的身前身後伺候,一口一個“沐恩”地叫,肉麻得讓人起雞皮疙瘩。

李鴻章把滿肚皮的不快藏起來,專給福濟身邊的幾位師爺敬酒。

酒席過後沒有幾天,李鴻章又把巡撫衙門裏的文案師爺張功號二帥的請到一家酒樓裏飲酒;酒後,又特意叫了局子伺候。

張師爺是浙江紹興人,是福濟十七如夫人的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窮親戚。張功原跟福濟的十七如夫人在茶樓裏唱戲,十七成了福濟的如夫人後,他也進了巡撫衙門。因筆頭子好,被委成文案師爺,專門為福濟寫奏稿,漸漸地成了福濟身邊的紅人。張功自恃肚子裏有幾滴墨水裝著,又寫過戲本子,很是瞧別人不起。別的師爺同他講話,他不是打響鼻兒就是把臉揚起老高,人們背地裏便送他一個綽號,叫他二帥。

此次收複廬州,論功李鴻章當是第一,但受重賞的卻是連和州城都沒出去的元詳。李鴻章懷疑,這件事說不定就是文案師爺做的手腳,於是便把功夫下在二帥的身上。

張功起始還拿把不肯說,架不住李鴻章三天一頓酒,五天一場戲,漸漸地便拿捏不住了。張功這人,別看麵子上裝得挺莊重,其實骨頭是最賤的,這與他的出身有關。

這天傍晚,張功特意從街上叫了幾個小菜擺在自己的房裏回請李鴻章。李鴻章怕被他看輕,特到酒肆買了瓶“杏花村”拿過去,論價錢竟比這幾個菜還貴。兩個人先還說著閑話,你一杯我一杯地喝酒,五六杯過後,張功終於把持不住,開始滔滔不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