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巧改奏折,獻計破敵(2)(1 / 1)

這次收複景德鎮,曾國藩仍然決定讓自己的弟弟去;為了讓他功成,曾國藩把李鴻章傳到帳前道:“少荃哪,景德鎮能否如期收複,關乎全省大局,我讓沅甫統軍前去,想讓你做監軍。你以為怎麼樣啊?”

李鴻章忙道:“恩師有話,門生不敢不從。門生雖不才,但會盡力助九帥功成!”曾國藩撚須微笑,一連道出三個“好”字。

李鴻章退出,急忙到“吉字營”去見曾國荃。曾國荃很是高興,笑道:“大哥說要給本官配個諸葛亮,本官一猜就是你老哥。”

李鴻章笑道:“老哥不敢擔‘諸葛亮’三個字,老哥來向九帥學習陣法倒是真的!”

曾國荃當下不再同李鴻章講玩笑話,很快點起兵馬向景德鎮開拔,一到景德鎮就發起猛攻,太平軍拚死抵抗,一時勝負難分。曾國荃心急如焚,隻好找李鴻章商量辦法。

李鴻章說道:“老弟攻城三天,老哥我繞城看了三天。景德鎮城牆高厚,強攻肯定不行。現在各營已有三成以上傷亡,但卻未撼動景德鎮一塊磚瓦,長此下去非有援兵相助不能拿下此城!”

曾國荃急道:“好你個李大人!大哥派你來做監軍,你卻隻管繞來繞去。本官已向大哥拍了胸脯,克期不能攻下此城,你讓本官拿什麼回去交差!”

李鴻章笑道:“老哥我在安徽時就聽人傳說,湘軍九帥是個猛張飛,我當時還不信。何也?因為九帥畢竟是個讀書人。讀書人講求的是兵書戰策,而不是一味用強。”

曾國荃跺腳道:“我的李大人哪,你快說正題吧。我軍已圍城四天,將士眼看就要疲憊。這樣下去,不管景德鎮能否攻取,我吉字大營也要被生生拖垮呀!”

李鴻章說道:“九帥先不要急,老哥我已想出一計。”

曾國荃忙道:“你快講與本官聽!”

李鴻章道:“強攻已是不行,依我之見,不如撤軍。隻說撫州被圍,恩師急令我營回援。我已看了地形,景德鎮西去五十裏有一處密林,可撤到那裏歇息。挨到深夜,再突然返回,打他個冷不防,定能一戰而破此城!九帥以為如何?”

曾國荃想了想,道:“好!本官就按你的計謀行事,現在就撤軍!”“吉字營”很快撤去,深夜卻又突然返回,恰似神兵天降,一戰而下景德鎮。守城太平軍敗走,曾國荃不敢懈怠,率軍追擊,直將太平軍逼出境外方止,江西全省至此全部肅清。

曾國藩率親兵營不久移駐南昌。曾國荃從此後對李鴻章開始刮目相看,李鴻章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現在曾國藩的保單上。曾國藩保舉他為實缺道員。聖旨很快頒到南昌:賞曾國荃免選知府以道員用;照曾國藩所請,實授李鴻章為福建延建邵道。接旨畢,曾國荃與李鴻章互相道賀。

曾國荃不無羨慕地說道:“軍興以來,以軍功加道員銜的何止千萬,而得實缺的,恐怕隻有李大人一人而已!”

李鴻章則道:“貢生從軍,我大清目前萬萬千千,以軍功加知府銜的,也數不勝數,但免選知府以道員用的,據為兄所知,恐怕也隻有湘軍九帥沅甫老弟一人而已!”

曾國藩笑道:“好了,此次收複景德鎮,你們兩個都立了大功。本部堂已經備下一桌酒席為你們慶功,請二位功臣入席吧!”

眾人於是歡天喜地跟在曾國藩的後麵向飯廳走去。

按大清官製,道員和知府雖同為四品銜,但知府為地方官,是從四品,而道員則是由布、按二司指派的官員;照規定,知府以下,悉歸統轄,道員於是為正四品。但道員卻是官員進入大員行列必走的一步階梯。官員進入道員行列後,布、按二缺也就有份了。布指布政使,按是按察使,巡撫及布、按合在一處統稱一省三大憲。所以說,清時道員一級雖不是大員,但很被人看重。李鴻章雖然早已是三品按察使銜,但還不是真正的按察使,隻有經過道員這一級後,才有補缺的可能。

李鴻章一麵遣隨從張升回家報喜,一麵與人辦交接並暗暗籌備赴任之事。不料,太平軍退出江西後,很快雲集福建,幾日光景,福建十幾個州縣連續被太平軍占領。福建清軍連受重創,全省一片硝煙。

李鴻章懷抱實缺頂戴,卻眼睜睜看著不能到任視事。

曾國藩率湘軍不久即率軍進入安徽,在宿鬆建立大營,李鴻章無法到任視事,不得不隨行。曾國藩仍讓他辦理文案,李鴻章也隻得答應。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讀者購買正版圖書。

本書為鳳凰網讀書授權轉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書。